第壹千三百九十七章 楊無敵
討逆(長安之上) by 迪巴拉爵士
2023-9-4 22:27
“王世明放話,要讓秦王飲恨城下。”
魏明策馬在壹個山坡上,遙望著遠方的松城。
“嘴欠!”
……
松州。
松州守將王世明站在城頭上,身邊的副將潘恒嘆道:“將軍放話要讓秦王飲恨城下,我以為……會得不償失。”
“擔心秦王惱羞成怒親臨松州?”
“是。那畢竟是秦王。”潘恒欲言又止。
“大王都不是他的對手,老夫卻開口便要讓他飲恨城下,這有些自不量力,也有些可笑。”
您知曉就好。
“沒了,知曉嗎?”
“什麽沒了?”
“南疆,要沒了。”
“將軍慎言。”
“妳還沒看出來嗎?”王世明說道:“大王舍棄了乾州與洪州,便是要以那些城池的丟失來換取時日,操練大軍。也就是說,面對秦王,他沒有把握。而今,輪到了我松州。”
這個話題太敏感,潘恒不敢接茬。
“大王想在最後與秦王決戰,而我等便是替死鬼。”
潘恒默然良久,說道:“那些屠城的狗東西!斷了咱們的後路。”
“是啊!那些狗雜種斷了咱們的後路。可令老夫不解的是,那些百姓死了便死了,秦王卻不依不饒。”
王世明是真的不理解,“若非秦王不肯納降,這壹路何必如此辛苦。”
“傳聞,秦王曾說,百姓便是軍隊的衣食父母。”
“扯特娘的淡!”王世明不屑的道:“那不是他們該做的嗎?”
“是啊!種地納糧,天經地義。”
“興許,是嗜殺吧!”
壹隊斥候護著壹人疾馳而來。
“開城門!”
王世明說道:“老夫下去看看,妳盯著。”
遠方,北疆軍的斥候若隱若現。
城門開了壹半,斥候們進來後就迅速關閉。
“是魏副使的信使。”壹個斥候來稟告。
信使過來,“此戰大王以魏副使統籌。”
“是。”王世明點頭。
“魏副使說了,松州與尚州當堅守,他領軍在外遊弋,尋機救援。”
“如此,老夫便放心了。”
壹直覺著自己是炮灰的王世明松了壹口氣。
“請稟告魏副使,老夫在,松城便在。”
使者說道:“如此,我這便回去了。”
城門再度打開,使者遠去。
“關閉城門。”
城門緩緩關閉。
“堵塞城門!”
壹車車雜物被拉來,漸漸堆滿了城門後。
……
城門剛被堵住,王老二就帶著遊騎來了。
“茍日的,竟然不敢出戰嗎?”
王老二有些遺憾的沖著城頭做了個下流手勢,隨即帶著麾下繞過松州城南下。
“魏副使在那裏,希望他能壹頭撞上。”王世明冷冷的道。
可隨即他就沒心思為王老二祈禱了。
“敵軍來了!”
浩蕩的北疆軍,來了。
王世明看著那面大旗,深吸壹口氣,說道:“敲鐘!”
鐺鐺鐺!
鐘聲響起,城中戒嚴。
……
“副使,他們來了。”
魏明等到了自己的人馬。
兩萬人馬聚集起來很是鬧騰,將領們來請見,帶來了石忠唐的話。
“大王說,他就在後面。”
魏明看了壹眼身後,“那是黃州。”
黃州這個詞讓眾人都有些不自在。
若是沒有黃州屠城,也不會有今日的不死不休。
魏明是故意的,他看著眾人的反應,知曉叛軍內部的心氣正在漸漸消散。
如今,也就是靠著無論如何都是死的念頭在支撐著。
信使回來了,“王世明說,人在城在。”
“阿史那建雲呢?”
……
阿史那建雲看著城下那面大旗,“楊字旗?”
這是壹個陌生的旗號。
“將軍,秦王麾下並無楊姓大將。”
“那會是誰?”
楊略在中軍看著城頭,久違的陌生感令他百感交集。
多少年沒領過軍隊了?
韓紀就在他的身邊,作為此行的輔佐。
從投到秦王麾下開始,韓紀就沒做過這等事,由此可見秦王對楊略的看重。
這壹戰,要穩!
韓紀指著城頭說道:“石忠唐掌控南疆後,提拔了壹大批異族將領,其中阿史那建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此人用兵狡黠,有狐貍之稱。”
他看了楊略壹眼,很好奇這人的出身。
“狐貍嗎?”楊略瞇眼看著城頭。
“斥候回來了。”
斥候帶來了壹個不算好的消息。
“石逆的副手魏明率軍兩萬在松州、尚州之後遊弋。”
這很討厭。
“無需管這個。”楊略策馬,繞著城池開始觀察。
“那人看著歲數不小了,卻從未聽聞過。”城頭的阿史那建雲在註視著楊略。
“裴儉,江存中等人為何不來?”阿史那建雲冷笑,“秦王這是看不起我嗎?”
楊略繞城壹周,隨即回來。
“後撤。”
工匠們正在打造攻城器械,今日沒法攻城。
北疆軍後撤紮營。
韓紀陪著楊略在營中巡查。
冷風中,他突然笑道:“老夫冒昧,楊公當年在陛下身邊隨侍,不知陛下性子如何?”
這是個套近乎的話題。
楊略眼中多了些回憶之色,“溫和,卻不失威嚴。禦下寬容……”
“殿下也是如此。”韓紀違心的道。
和楊略口中的孝敬皇帝相比,秦王更為銳利。
北疆豪強不服,那孤便壓的妳服!
這等作風被北疆豪強稱之為暴君。
“故而陛下壯誌未酬。”
楊略說道。
韓紀有些尷尬,“是啊!”
“多少年了。”
楊略看著大營之外,“陛下的身邊人被偽帝父子清洗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了我等老家夥。可老家夥也該讓天下人看看,咱們依舊能為殿下效力。”
果然豪氣,不過,壹切還得看後續的廝殺……韓紀說道:“尚州城看著剛修葺過,城池高了不少,不好攻打。”
“城中守軍會負隅頑抗。”
“其實,不少人私下說,殿下有些執拗了。”
“覺著殿下對叛軍趕盡殺絕有些沖動?”
“是。”
楊略微黑的臉上多了些悵然,“那些年他在元州吃盡了苦頭,老夫後來得知後,最擔心的便是他會變……變的憤世嫉俗,變得偏激。可最終殿下卻依舊是那個少年。”
“什麽少年?”
“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壹切的那個少年。”
楊略無聲補充道:“他自家說的……中二少年。”
……
同壹時刻,赫連榮請見秦王。
秦王正在做晚飯。
百忙之中做壹頓飯,對於秦王而言是壹個不錯的消遣。
“殿下,貧僧冒昧……”
李玄攪動了壹下罐子裏的湯汁,“說。”
赫連榮說道:“楊公對殿下的忠心毋庸置疑,可終究多年未曾領大軍征戰,是否派人……輔佐。”
“韓紀在。”
李玄嗅了壹下,很是滿意自己的廚藝。
“武將卻少了些。”赫連榮暗示,最好派個實力派的武將去輔佐。
“孤,信他!”
秦王的執拗出乎了赫連榮的預料。
壹如楊略眼中的某種中二。
他認定的事兒,百折不回!
……
執拗的少年嗎?韓紀苦笑。
這時壹個將領來請見楊略。
“楊公,我軍紮營在大河之側,下官擔心敵軍會利用大河來偷襲。”
城池周邊必須有河流,否則飲水會成問題。
尚州城外數裏便有大河,名曰:泠水。
楊略把大營安置在了泠水邊上,雖然取水方便了,但河流卻成了壹道不設防之地。
楊略說道:“老夫自有道理。”
這和殿下的執拗,幾乎如出壹轍……韓紀再度苦笑。
……
夜色深沈。
幾個黑影到了尚州城下,其中壹人仰頭學了幾聲鳥鳴,便有繩子垂落下來。
幾個黑影靈巧的攀爬上去。
“將軍何在?”
阿史那建雲來了。
“將軍,北疆軍屯兵於泠水邊上。”
阿史那建雲壹怔。
“泠水水色深,看不清底。敵將定然以為泠水頗深,不好潛越。卻不知有壹段卻淺,足以徒步渡河。”
阿史那建雲回身,“再探。”
“領命!”
探子們再度出發。
副將陳方說道:“將軍,機會難得,可夜襲。”
“再等等。”阿史那建雲搖頭,“要看看左右是否有伏兵。”
過了壹個多時辰,探子們回來了。
“小人們順著泠水左右查探,並未發現伏兵。”
“好機會!”
阿史那建雲壹拍城頭,“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秦王令壹個無名之輩來攻打我尚州,我今日當讓他知曉,此舉的荒謬。準備出擊,令人告之魏副使,我軍夜襲敵軍!”
六千騎兵悄然出城的同時,百余騎兵拖在後面,隨即轉向,朝著南方去了。
……
楊略睡了壹個時辰就醒了。
他睜開眼睛,問道:“可有人在?”
帳外有軍士守護,“小人在。”
“讓諸將起來,喚醒全軍,不得鼓噪。”
“是!”
晚些,眾將打著哈欠來了,韓紀姍姍來遲。
“真是冷。”
眾人進了大帳,昏暗中,就見楊略端坐著。
“老夫背河紮營,乃是為了誘敵。”
眾人壹怔。
“老夫今日令善泳者下水,摸清了水情。看似深不可測的泠水,下遊不遠處便能徒步渡河。”
壹個玄學子弟此刻正在自己的帳篷裏,披著幾件大氅瑟瑟發抖,壹邊喝著酒水,壹邊哆嗦著說道:“娘的,冷死人了!”
……
“叛軍必然知曉此事……”楊略說道。
著人竟然深沈如此嗎?
眾人心中壹凜。
“阿史那建雲謹慎。”有人說道。
“先前便有人在暗中查探,被老夫的人發現。”楊略點頭表示自己知情,並未輕敵。
兩個虬龍衛站在楊略身後。
虬龍衛只負責李玄和家人的護衛事宜,此次楊略出戰,李玄破例派了幾個跟著。
用虬龍衛去蹲守,真是大材小用了。
“後續,阿史那建雲必然會渡河夜襲,我軍可靜默等候。步卒準備集結,面朝泠水方向。騎兵在兩側,只等火頭壹起,馬上從兩翼包抄。”
楊略看著眾將,“各自去準備吧!”
“領命!”
眾將告退去準備。
楊略跪坐在那裏,幽幽的道:“這壹戰,老夫好歹要為殿下做個臉,務必要幹凈利落。”
……
魏明就在兩州之後的二十余裏處紮營。
半夜他被人叫醒。
“副使,有尚州守將的信使來了。”
魏明努力讓自己更清醒些,“阿史那建雲……何事?”
“北疆軍圍城,將領楊姓,不知其名。”
“楊姓?”魏明在有些昏沈的腦子裏搜索著這個人。
秦王麾下楊姓好像沒有大將啊!
“敵軍背靠泠水紮營,卻不知泠水有壹段水淺,可徒步越過。阿史那建雲出發夜襲……”
“謀劃沒錯,可楊姓……”
“楊略!”
魏明的腦海中電光石火般的閃過壹個名字。
帶著繈褓中的秦王從長安壹路逃到元州的楊略,隨後此人去了南周,後續如何不得而知。
此人原先乃是孝敬皇帝的侍衛統領。
壹個侍衛統領領軍……秦王這是在徇私啊!
聯想到石忠唐上位後大肆提拔異族人,魏明壹拍臉頰,“馬上去打探消息。”
他隨即躺下,可卻興奮的再也睡不著了。
……
昏暗的夜色下,壹隊人馬緩緩靠近了泠水。
“就是此處。”有人輕聲道。
阿史那建雲揮手,有十余人悄然下水。
半晌,壹人摸了回來,低聲道:“就是此處,能過河。”
“下水!”
流水聲不小,掩飾住了六千人馬渡河的動靜。
上岸後,眾人被凍的渾身打顫,趕緊擦幹腿腳,穿上鞋子,慢慢靠近大營。
阿史那建雲上馬,拔刀。
此處距離大營不遠,戰馬壹旦加速,定然能在敵軍反應過來之前沖進營中。
阿史那建雲舉起長刀。
賞功,名震天下……各種念頭在腦海中閃過。
最終,他嘶吼道:“我南疆軍……”
“必勝!”
歡呼聲中,叛軍打馬疾馳。
壹根根火把在大營中次第點燃。
壹直延伸到前面。
整齊的步卒列陣以待,後面,弩陣就位,弩手們擡起弩弓,對著前方。
這是早有準備。
那個楊姓將領壹直在等著他!
“不!”
阿史那建雲悲鳴。
大營中,韓紀和楊略在套近乎,問及了些往事。楊略在馬背上說道:“當年老夫從軍,本以為將戎馬壹生,誰知曉卻被壹紙文書調到了陛下身邊。”
原來如此……韓紀順嘴吹捧了壹下,“想來楊公當年在軍中聲名鵲起。”
“當年老夫在軍中人稱,楊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