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國術無雙

魚兒小小

都市生活

  “太極、八卦、形意、詠春……”   壹塊學習芯片,開啟無敵征途。   搶奪主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75章 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下)

都市之國術無雙 by 魚兒小小

2018-8-23 21:28

  這裏喊打喊殺的其實屁用沒有,只不過,同學之中有那麽壹些人家資巨萬,阡陌相連,這心思又自不同。
  李氏當權以來,對世家豪族十分不友好,凡是不曾歸順的,大都收繳家產,分於黔首百姓了。
  所以,他們這些富貴人家,天生就不會待見那位丞相大人,認為他是比相國董卓還要殘暴的家夥。
  道理很簡單,若是讓李禦最後平定天下,勝了之後,世家豪族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聽小道消息說,如今的長安正在圖謀下壹步清查人員田畝重新分配,並且按人頭數納糧繳稅的事情,這不是要錢,而是要命啊,是斷了大漢世族的根基。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因此,如今的朝堂名聲著實不好,在有些人眼裏,朝堂上的丞相大人就如妖魔壹般,說起來,全都咬牙切齒的。
  有人痛恨,就有人欣賞。
  而那些小家小戶的寒門學子,除了詩書傳家,祖宗有著名聲之外,也沒有什麽可以損失的。
  以往世家當權之時,他們顯然是沒有機會,此時就不同了。
  不過,也不能象郭奉孝所言,冒著天下士人譏刺的風險光明正大參於長安招賢。
  總得顧及幾分顏面吧,不然,同學面上不太好看了。
  水鏡山莊大廳之內,此時茶香裊裊,郭嘉壹言點明之後,很多人就只是低頭沈思,不發壹言。
  心想等到聚會散去,就去打問壹下長安如今的形勢,說不定,憑借自己的才學,還真有可能得到壹官半職,光耀祖宗。
  荀攸只是靜靜的望了壹眼,就無奈嘆氣。
  自家族叔被斬首,若說不難過當然是假,但此時荀家危亡就在旦夕,就得更加慎重行事。
  別人還可以大放厥詞,表達對朝堂對權相的不滿,但他荀攸不敢。
  他壹言壹動,都有人盯著,甚至代表著某種風向。
  隨便說什麽話,指不定就把自己放到了火上焚烤,甚至還有可能連累到了家族,這點不可不察。
  眾仕子各懷心思,吵嚷喧囂之際,就有壹個白發蒼蒼的老頭走了進來,壹禮笑道:“各位公子請擔待,我家老爺日前進山,修身靜思,想必是去了白馬洞參悟先賢精神,不能面見諸位。”
  見到眾學子十分失落,老頭又道:“諸位也不必失落,老爺離開之前,曾經留下壹封書信,或許就有關系此事的解答,不妨看看再說。”
  說完就遞上壹張信箋出來。
  眾人互相看了壹眼,由荀攸接過信封,展開壹瞧,就仰頭不語,起身向北壹禮,嘆道:“老師學究天人,近年來更是能知禍福興衰,所言當不會有錯。我等就此散去吧,各奔前程。”
  當下,信紙傳向所有人的手中。只見上面筆跡有如雲煙,淡淡然汩汩然:“躬耕自守,潛心苦讀;上為天子,下為黎庶。”
  紙上沒有什麽長篇大論,寫得很是直白,完全不虞理解不了。
  字裏行間充塞著淡漠知足情懷,與司馬先生的性格倒是十分契合。
  可這,卻並非大家夥兒所來本意。
  說好的傳檄天下,口誅筆伐,再說動諸侯,誅除奸相呢?
  好吧,他們的確是想多了。
  這些人來得快,去得也快,心情如何變幻就不是別人能夠胡亂猜測的了,說不定,還真的有人去往長安應召。
  更說不得會有壹些人投奔其他諸侯,與如今的朝堂兵鋒拼個妳死我活……
  只能說各有緣法。
  在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的時候,能看清前路、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的,畢竟只是極少數大才,或許還有著某些幸運兒。
  水鏡先生司馬徽卻是任意壹種都不是。
  他並不是真的清高自守,而是在養傷,甚至不想見到自己的得意弟子們壹眼。
  “哇……”
  又壹口淤血吐出,白須蒼顏骨架甚粗的老頭強撐著爬起身,正了正衣冠,輕輕撫了撫頷下長須嘆道:“不能小看了天下英傑啊,這壹次老夫卻是失策了,荀文若膽大如天,什麽事情都敢幹……往常我還對他十分欣賞,認為壹生當建功立業,創下不世功名,可嘆可嘆,卻沒成想看走了眼。”
  水鏡先生面色微微灰敗,顯然,荀文若之死和自己看錯了形勢的雙重打擊,令這位老人實在有些承受不住了。
  這是對畢生信仰的沖擊。
  他的傷勢來得古怪,又在情理之中,得意弟子被擒殺,那面水鏡錄然落入朝堂之中。
  李禦能夠循跡追溯,隔著千裏之遙破了自己的文心,只能說境界淵深,自己遠遠不是對手。
  旁邊壹個面容古拙的鶴發老頭,正親手熬煮著壹罐藥湯,頭也不擡的道:“德操不必懊惱,如今天機變化,世事無常,看錯壹些人與事,也不算什麽。紫虛上人可是下了鳳鳴山,正要與李禦麾下大將陣前相見呢。道家法門因人成勢,此次可能所托非人,那袁紹誌大才疏,外寬內忌,決非什麽成就大事的性子。弄不好,就會把紫虛老頭給坑了,得個神魂俱滅。”
  “是啊,比起他來,我算是還好,只不過鏡光被破,理念崩毀。只要不去強行凝聚文心,倒也沒什麽要緊……修為這事,丟了就丟了,老夫又不想治國平天下,只願教導幾個得意弟子,然後歸隱林泉,壹簞食壹瓢飲足矣。”
  水鏡先生眼光平和,看著眼前專心為自己煎藥的老友龐德公,贊嘆道:“還是龐公境界高深,隱於鹿門不問世事,滿腹文章卻甘心躬耕於田畝,我不如也。”
  煎藥老頭擡起頭來,眼神如同嬰兒般晶亮,笑得平淡滿足:“若能天下太平,無有戰亂,我等靜守安居,不問世事,又有什麽不好?”
  “夫子傳下文心,德傳天下,是教導世人知禮儀、足倉稟,有衣有食,並不是為了聞達於諸侯,尊位於人前……”
  兩人聲音漸杳,林中鳥雀輕啼。
  山風吹過。
  藥香裊裊,飄過山嶺,掠過山道上數十分道而行的騎士車馬。
  壹個三十出頭的消瘦文士,仰首又吞下壹口酒,正滿意間。突然抽了抽鼻子,擡眼望了望山林薄霧間,嘀咕了壹聲:“好臭的藥味。”
  他拍了拍車窗,輕聲道:“轉左,去渡口坐船。”
  “少爺,我們不回城了嗎?先前還有傅家公子約妳吃酒的,難道妳想去長安?”
  “不回城了,與那等厭物有什麽好說的?妳是沒看出來,荀公達都已經準備西行,我又怎麽可以讓世家子再搶先壹步……呵呵,不問出身,只看才學,但有壹技之長就可為官。李禦這人真心有趣啊,我倒要看看他給我什麽官來當當?”
  郭奉孝聞名鄉裏,才名廣播州郡,書院生員交往、言談之間,往往會忘記掉他的出身,但他自己卻是記得的。
  出身寒門,就算有著再大的本事,再有才華,其實也是上進無門,毫無用武之地。
  此時有人勇為天下先,開啟寒門黎庶的上進之道,他若是不珍惜,也白瞎了這身才華。
  當然,最主要還是他看明白了,如今長安軍鋒直指銳不可當,天下竟沒有任何壹方諸侯敢稱必勝。
  天下太平的曙光就在眼前,他又怎麽可以置身於世外。
  隱居這事,當然是看破紅塵,享盡榮華的老人該做的。
  似他這般頭懸梁錐刺股,半生苦讀,有著治國平天下野望的寒門士子,正是銳意奮發時候。
  眼光很重要,行動也很重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