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梟雄

高月

歷史軍事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李世民、竇建德、王世充、李密、蕭銑、張須陀、李靖、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七十四章 隋唐大戰(四)

天下梟雄 by 高月

2018-7-2 16:15

  秦懷玉還想再問,蕭延年卻翻身下馬,笑道:“走!山梁上看看去。”
  他回頭又對士兵們喊道:“大家在樹林裏等我,我馬上就回來!”
  他快步向山上奔去,秦懷玉也翻身下馬,“校尉,等等我!”
  兩人壹前壹後向山梁上奔去,隋唐時的黃土高原還並沒有砍伐過度,隨處可見片片茂密的樹林,他們要去的山梁上也長著壹片郁郁蔥蔥的樹林,居高臨下,可以更清晰地看見金鎖關的情形。
  蕭延年凝視片刻,回頭對秦懷玉笑道:“妳發現什麽了嗎?”
  秦懷玉眉頭壹皺,“好像關隘不大?”
  “關隘確實不大,最多也就只能容納三千人,但問題不在這裏。”
  蕭延年壹指緊靠金鎖關壹座彎曲如蛇的山嶺道:“那座丘陵也就十幾丈高,如果占領並它向下放箭,或者用巨石猛砸,火油焚燒,妳說這座金鎖關還守得住嗎?”
  秦懷玉看了片刻,他發現山嶺上也有木塔,便道:“好像山頂已經有人駐守了。”
  “那只是哨塔而已,不是真正的駐兵。”
  蕭延年擔心的是,壹旦他們回去稟報後,唐軍又向山嶺上增加駐兵,使他的情報反而有誤了,他想了想道:“留兩個弟兄在這裏看守,我們再分兵兩路,壹路回去稟報,壹路翻過山嶺,繼續向南方探查情報。”
  說到這裏,蕭延年拍了拍秦懷玉的肩膀,“妳帶兩人回去稟報,我帶弟兄們繼續向南探查情報。”
  秦懷玉咬了壹下嘴唇,“我跟蕭大哥壹起去,讓其他人回去報信。”
  蕭延年搖搖頭,“妳總歸要獨立做事情,不能總跟著我,回去報信,然後再向殿下討令,看殿下能給妳什麽任務。”
  “我明白了,這就回去。”
  秦懷玉躬身行壹禮,向山下跑去,蕭延年望著秦懷玉翻身上馬,帶著幾人走了,蕭延年心中總有那麽壹絲復雜的情緒,秦懷玉有高官父親可以倚靠,前途無量,而自己卻只能靠奮鬥,沒有壹點依靠,唉!男兒當自強吧!
  蕭延年振奮起精神,向更遙遠的南方望去,不知自己能不能深入到關中腹地去。
  ……
  此時隋軍十五萬主力大營已經從延安郡膚施縣南遷到上郡洛交縣,軍隊部署在洛交縣以南十裏的壹片原野裏,位於洛水西岸,這裏地勢開闊,隋軍哨塔可以眺望到二十裏外,加上水源充足,非常適於紮營。
  隋軍采用的是步步為營的戰略,也就是每南下壹段路程,就要正式築營,采用板墻式結構,將壹座大營構築得如銅墻鐵壁壹般,十五萬大軍占地約四十裏,大營氣勢宏大,壹眼望不見邊際。
  楊元慶是三天前趕到關內道大營,按照他的部署,他將擔任這次決戰的主帥,全面指揮四個方向對關中的進攻,同時他也是北線軍主力的統帥,秦瓊和羅士信為左右副將。
  此時隋軍主營內已經運送來十二萬石糧食和五十萬只羊,糧食已經漸漸充足,但怎麽打關中,還需要楊元慶的統壹部署。
  在中軍大帳內同樣擺放著壹只寬兩丈、長三丈的巨大沙盤,幾名從事已根據各處斥候送來的情報,將標註唐軍數量的白旗插上沙盤。
  在沙盤旁,楊元慶正和十幾名大將商議北線戰役的進攻策略,他拿著木桿指向涇水道:“從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李世民的主力在北地郡淺水原以南,新平縣以北,大約有五萬人,是唐軍最後的精銳,這五萬人中還有兩萬騎兵,所以對付這支軍隊,我們也要用精銳,我將率八萬精銳親自和李世民對陣。”
  旁邊秦瓊眉頭壹皺道:“殿下,我們有十五萬大軍,殿下為何只用八萬軍去對陣李世民主力,是不是有點大意了。”
  楊元慶微微壹笑,“兵法有雲,實者虛之,虛者實之,我以統帥的名義率八萬軍去攻打唐軍主力,看起來好像是主要戰場,其實不然,真正的主戰場應該在東面。”
  楊元慶用木桿壹指潼關和蒲津關壹帶,“這壹帶唐軍只有三萬軍防禦,非常薄弱,他們唯壹的依憑就是潼關和蒲津關之險,那麽我們就要想辦法破掉對方的優勢,秦將軍明白我的意思嗎?”
  秦瓊略壹思索,似乎有點明白楊元慶的意思了,“殿下是說,我們也出壹支軍隊,沿洛水南下,進入馮翊郡,殺到蒲津關和潼關之後嗎?”
  楊元慶笑著點了點頭,“正是此意,我之所以說東面才是主戰場,就是我準備在東線投下十五萬大軍,以閃電之戰擊潰李神通的三萬軍,率先從東線突破,這樣長安告急,李世民的北線也就無法和我對峙下去了,我們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
  “妙計!”
  羅士信擊掌贊嘆,“殿下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唐軍的最薄弱就在東線,從敵軍最薄弱處突破,這才是決戰的高明之處。”
  “妳小子又亂拍馬屁了。”
  楊元慶笑著用木桿敲了羅士信壹下,又對眾人道:“這其實就是唐軍派系路線造成的惡果,關東壹直是李建成的地盤,後面又被李神通接手,但李神通和李世民因為李神符之死而矛盾很深,李神通壹直認為李世民不肯出兵援助會寧郡,導致李神符慘死。
  所以這次李世民部署軍隊時,他盡管派了兩萬軍隊去東線援助,但這兩萬軍隊並不是他的主力,而是去年我奇襲長安時臨時招募的軍隊,訓練了幾個月,只能勉強成軍,這樣壹來,東線的防禦就變得很薄弱,只要我們突破東線,關中大局就定了。”
  說到這裏,楊元慶目光轉向了秦瓊,秦瓊明白他的意思,點了點頭。
  “好!就由秦將軍率五萬軍,走洛水道,進入馮翊郡,抄李神通的後路。”
  羅士信有些急了,“殿下,那還有兩萬軍就交給我吧!我來打前鋒,進攻淺水原。”
  楊元慶卻笑了,“兩萬軍我自有用處,不過妳是要為先鋒,淺水原那裏有妳最期待的對手。”
  羅士信明白了楊元慶的意思,他的眼睛陡然間亮了起來。
  ……
  夜幕降臨,中軍大帳內燈光明亮,楊元慶依舊站在沙盤前沈思不語,他是全局的統帥,他要考慮全局戰役,在整個戰局中,最後發動的是西線,西線的任務是堵住唐軍西逃之路,防止唐軍逃向河湟,所以是否拿下大散關,其實並不重要。
  南線也是壹樣,南線的軍隊也是要堵住唐軍南逃巴蜀,真正進攻的兵力是東線和北線的二十五萬大軍。
  他給紫微閣的承諾,是在夏收開始之前結束戰役,離現在還有壹個半月,事實上,攻進關中並不難,也不會耗時太久,關鍵是攻克長安,這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正在沈思之時,壹名親兵在門口稟報:“啟稟殿下,斥候秦懷玉回來送信。”
  楊元慶笑了起來,“讓他進來!”
  楊元慶對秦懷玉有壹點特殊的關照,不是因為他是秦瓊的兒子,而是因為自己長女楊冰,她似乎有點喜歡這個少年將軍,他曾經聽出塵說過,冰兒繡了兩只出征符,壹只是給自己,另壹只似乎就給了這個秦懷玉。
  其實楊元慶更看重蕭延年,畢竟這是宇文成都托付給自己,他希望女兒關註蕭延年,但女兒的心不是他能決定,十三歲的小姑娘正好是情竇初開的年齡,蕭延年對她來說,似乎年紀大了壹點,而十五歲的秦懷玉便正好。
  片刻,秦懷玉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稟報:“斥候旅帥秦懷玉有銅官道的情報啟稟殿下。”
  說完,他將壹份情報雙手呈上,盡管楊元慶對他有點特殊關照,但他卻不表露出來,接過情報看了壹遍,又問道:“蕭將軍呢?”
  “啟稟殿下,蕭將軍繞過金鎖關繼續南下了,命卑職前來報信。”
  說完,秦懷玉又鼓足勇氣道:“殿下能否再給卑職任務?”
  楊元慶微微壹笑,“妳父親馬上要沿洛水道南下,妳就跟他壹起去吧!”
  秦懷玉不想跟父親作戰,但他又不敢討價還價,只得無奈地行壹禮,退下去了。
  楊元慶又看了壹遍情報,隨即令道:“命秦瓊和程咬金來見我。”
  不多時,秦瓊和程咬金前後走進大帳,兩人施壹禮,楊元慶拾起木桿,指向銅官道的金鎖關道:“我給妳壹萬軍隊,妳佯作五萬軍,全力攻打金鎖關,記住,打下關隘後駐兵不前,但要大張旗鼓。”
  程咬金壹咧嘴笑道:“殿下是要我虛張聲勢,扮作主力嗎?”
  楊元慶笑著點點頭,“正是此意!”
  他隨即又對秦瓊道:“秦將軍,妳率五萬軍隊今晚就連夜出發,妳要快,要隱蔽,殺進關中後,首先不要管蒲津關,先占領廣通倉,阻止唐軍轉運糧食進長安。”
  秦瓊點了點頭,“卑職明白了,今晚就連夜出發!”
  ……
  當天晚上,秦瓊便率領五萬大軍沿著洛水河谷向東南方向疾行南下,而第二天中午,隋軍主力才拔營起兵,兵分兩路,壹路由程咬金率領壹萬軍隊,大張旗鼓,虛張聲勢,扮成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向銅官道上的金鎖關殺去。
  而楊元慶則和羅士信率領八萬隋軍精銳緩緩向淺水原方向開去,賈潤甫率壹萬軍和十萬民夫負責後勤運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