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梟雄

高月

歷史軍事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李世民、竇建德、王世充、李密、蕭銑、張須陀、李靖、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卷十二 風雲激蕩第九年 第六章 玄感起事

天下梟雄 by 高月

2018-7-2 16:14

  三更時分,東平郡太守府內依然是燈火通明,楊家嫡子庶子二十余人聚集壹堂,每個人都顯得焦躁不安,元家造反的消息就像壹場大火把他們坐下的席墊子燒著了,他們急不可耐,就仿佛元家會搶先摘走本該屬於他們楊家的果實。
  又像是壹場跑步比賽,楊家註意力不集中,被元家搶了先,抱怨、牢騷,所有人的焦躁都毫無例外地加在楊玄感的身上,使楊玄感倍感壓力。
  此時楊玄感就在旁邊壹間屋子裏開會,以決定他以何種方式造反。
  議事堂中坐了七人,楊玄感、大將軍李子雄、謀士李密、虎賁郎將王信哲、長子楊峻,以及剛剛趕來的楊玄挺和楊玄感的親信胡師耽。
  此時他們的意見分成了兩派,李子雄主張響應元氏,同時進攻黎陽倉,公開支持蜀王楊秀,包括虎賁郎將王信哲和楊玄挺都贊成李子雄的意見。
  而李密卻主張公開譴責元家私心,以討伐元家的名義進軍關中,參與關中的爭奪,黎陽倉監元務本就是最好的借口,而支持李密的方案,只有親信胡師耽。
  楊峻卻壹直沈默,他似乎在想什麽事,壹直沒有表態。
  兩派的意見是南轅北撤,讓楊玄感著實拿不定主意,李密又勸楊玄感道:“元家起事已經半個月,響應他的地方官府依然只有隴右幾家,可見元家其實並不得人心,明公在這個時候支持元家,會成為天下之敵,請明公三思。”
  “先生此言大大不妥!”
  李子雄嗓門極大,使房間裏回蕩著嗡嗡之聲,他態度鮮明地反對李密的想法,“天下官府雖然沒有響應元家,但真正公開譴責元家造反者,只有太原李淵等寥寥數人,這說明大部分人都在觀望,並非是不支持元家,只要我們肯支持元家,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和我們站在壹起,使那個獨夫最終陷於孤立,落個眾叛親離的下場,相反,如果依照先生的想法,先反對元家,然後我們再進入關中自立,這樣就是壹種出爾反爾的小人行徑,必被天下人唾棄。”
  “大將軍,妳沒必要說話這麽刻薄吧!”李密冷冷地看著他。
  “哼!我壹慣如此,連聖上我都不買帳。”李子雄傲慢地壹擡頭,不理睬李密。
  “好了,不要爭了。”
  楊玄感打斷了二人的話,他又問長子楊峻,“峻兒,妳是什麽態度。”
  房間裏所有人都向楊峻,現在楊峻的表態最為關鍵,楊峻慢條斯理道:“父親,其實我很贊成李大將軍的支持元家,既然要造反,總歸要態度鮮明才能讓支持我們的人受到鼓舞,不過呢,我又支持李先生關於取關中的建議,有關中為根基,才能和洛陽抗衡,所以我有點矛盾,不知該支持誰?”
  李子雄立刻放聲大笑起來,連外面都聽到了他的笑聲。
  “我沒有說不取關中,我說的只是態度,態度要鮮明,拿下黎陽倉,招募軍隊,然後我們就趕赴關中,去支援元家,至少元家會劃壹半關中給我們,至於和元家爭奪天下,那是以後的事,當務之急是要共同推翻隋朝。”
  楊玄感點點頭,又問眾人,“還沒有不同的意見嗎?”
  李密臉色陰沈,沒有吭聲,他看出楊玄感的態度已經偏向李子雄,自己勢單力孤,大局已定。
  楊玄感掃了壹眼眾人,見所有人都沈默了,這壹刻他終於下定了決心,站起道:“那就這樣決定了,聲討昏君,聲援元家!”
  楊玄感快步走出屋,他給族人宣布他的決定,眾人在議事堂裏呆了快兩個時辰,都有點疲憊了,紛紛走出去透氣。
  李密走到議事堂旁邊的花園裏,他心情沈重地嘆了口氣,他感覺楊玄感的前景暗淡,元家本來就是關隴貴族之壹,在關隴勢力強大,楊玄感不借助朝廷的力量先幹掉元家,卻想著和元家共謀天下,無疑是與虎謀皮,元家會那麽輕易讓楊家得手嗎?已經這個時候了,還談什麽小人行徑、君子所為,讓李密著實感到無話可說。
  這時,遠處傳來壹陣歡呼聲,那是楊家子弟為家主的決定而歡呼,李密的臉上露出壹絲不屑的冷笑,難怪楊元慶堅決不肯回楊家,幫這幫蠢人謀天下,自己真是瞎了眼。
  “先生的心情看起來很不好啊!”身後傳來了胡師耽的聲音,他笑瞇瞇走上前關切地問道。
  李密輕輕嘆息壹口氣,“玄感不聽我勸,我很擔憂啊!”
  “我也很擔心,說實話,我想給自己找壹條後路,卻很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有時候我想去投瓦崗。”
  李密卻搖搖頭,“我勸妳別投瓦崗,別看它現在聲勢浩大,它其實不過是條體型臃腫的死龍而已,壹群烏合之眾罷了,沒有魂魄的龍飛不了九天。”
  “不知先生說得魂魄是什麽?”
  “玄感的貴族身份就是魂魄,元氏的關隴貴族也是魂魄,其實胡先生應該去投靠楊元慶。”
  “楊元慶有魂魄嗎?”
  “楊元慶的魂魄是山東士族,裴氏、王氏、盧氏、崔氏,這些士族都在背後支持他,只要他堅持不承認自己是楊家的子弟,那麽將來爭天下者,必有他壹份。”
  胡師耽笑了起來,“既然先生這麽看好楊元慶,為何不去投靠他?”
  李密長嘆壹聲,“人情難卻啊!”
  ……
  三天後,壹支來自東平郡的軍隊渡過了黃河,向黎陽倉方向疾速而去。
  黎陽倉所在之地也就是三國時的白馬,位於永濟渠和黃河的交叉口上,水運四通八達,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楊廣便在這裏修建了儲糧倉庫黎陽倉,這也是大隋王朝的四大糧倉之壹,有防禦駐兵五千人。
  此時高麗之戰已經打響,但運往涿郡的糧食依然在進行,來自山東、河北、河南各地的十余萬船夫駕駛著數萬艘運糧聚集黎陽倉附近,還有來自山東各郡二十幾萬饑民,也企圖從黎陽倉獲得生存的糧食。
  這天上午,楊玄感率領壹萬郡兵抵達了黎陽縣二十裏外,軍隊行軍的速度明顯放緩了。
  胡師耽不知何時來到了楊玄感身旁,楊玄感看了他壹眼,淡淡問道:“那天晚上,他和妳說什麽?”
  “他說明公不聽他的勸告,令他萌生去意,他還勸我走,讓我去楊元慶那裏。”
  楊玄感臉色陰沈,冷冷又道:“那他為什麽不去?”
  “他說人情難卻。”
  楊玄感半晌沒有說話,胡師耽偷偷看壹眼楊玄感的臉色,又道:“其實他堅決反對投靠元家,是有他的私心。”
  “什麽私心?”楊玄感註視著胡師耽問。
  “因為他和元家壹樣,都是關隴貴族。”
  楊玄感並沒有聽懂胡師耽這句話的意思,走了壹會兒,楊玄感忽然臉色壹變,目光淩厲地向李密的背影刺去。
  ……
  楊玄感軍隊抵達了黎陽縣,黎陽倉就位於縣城南面十裏外,是壹座比縣城還要大數倍的糧城,裏面有大大小小數百口倉庫和糧窖。
  這時,黎陽縣令已經接到楊玄感的牒文,楊玄感聲稱瓦崗亂匪即將進攻黎陽倉,他奉旨跨境剿匪。
  黎陽縣令深信不疑,開城迎接,他走到楊玄感馬前深施壹禮,“黎陽縣令陳少明感謝楊使君的支援。”
  這時,從縣內又出來兩名官員,這兩人楊玄感都認識,壹人是治書侍禦史遊元,而另壹人令楊玄感又驚又喜,竟然就是黎陽倉監元務本,抓住此人,黎陽倉唾手可得。
  楊玄感當即壹聲令下,“統統拿下!”
  幾十名士兵壹擁而上,將三名官員按到在地,縣令陳少明大喊:“楊使君,我們有何罪,妳要如此對待?”
  楊玄感獰笑壹聲,“我懷疑妳們勾結亂匪,特來抓捕!”
  這時,治書侍禦史遊元忽然明白過來,他大喊起來,“楊玄感,妳是要造反!”
  楊玄感哈哈大笑,“妳說得沒錯,我已經決定響應元家,推翻那昏君,爾等若識潮流,歸順於我,我會以禮相待,否則,我殺妳們三人當三牲祭旗!”
  縣令陳少明和元務本都沒有吭聲,遊元卻大罵道:“妳楊家寵信恩遇,近世無比,妳應該為國家竭誠盡節,以報聖上鴻恩,沒想到妳父親墳土未幹,妳卻要謀反,楊玄感,妳不知羞恥,妳殺了我吧!我願壹死留名千載。”
  楊玄感勃然大怒,對左右喝令道:“拖下去,斬了!”
  幾名刀斧手將遊元拖了下去,壹刀砍下他的人頭,楊玄感余怒未消,壹指血淋淋的人頭對陳少明和元務本道:“妳們也想效仿嗎?”
  陳少明和元務本被血腥壹幕嚇得魂不附體,壹起跪下,“我等願為使君效勞!”
  大業九年六月初三,楊玄感在黎陽倉正式宣告起事,支持元家,他也號召天下人共舉義旗,推翻昏君楊廣,擁戴新君。
  楊玄感用計騙開黎陽倉,黎陽倉守將趙懷義投降,楊玄感隨即開倉放糧,饑民高呼萬歲,踴躍參軍,僅僅十天時間,楊玄感便在黎陽倉募集饑民和船夫十余萬人,氣勢大盛。
  楊玄感立刻分兵三路,向洛陽浩浩蕩蕩殺去。
  受楊玄感的影響,余杭人劉元慶在余杭造反,聲援楊玄感,旬月間募兵十萬,吳郡人朱燮、晉陵人管崇也紛紛起兵造反,募兵各有數萬,梁郡人韓相國募兵十余萬響應楊玄感,厭次人格謙在豆子崗造反,擁兵十余萬,自稱燕王,壹時間,天下造反之勢再次風起雲湧。
  但大隋的官府卻依舊十分安靜,沒有任何人表態,所有人都在關註著皇帝楊廣,而這時,楊廣大軍已經從臨榆關出來。
  ……
  【元家造反,歷史已經被改變!請大家拭目以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