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方醒很嗨皮,作為壹個打工仔,他居然抽獎抽到了美國五日遊。
“能兌換成錢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6章 美食進了金陵城

帶著倉庫到大明 by 迪巴拉爵士

2019-1-11 19:48

  夜晚來臨,大堂裏點著牛油蠟燭,照的四周明晃晃的。
  方醒起身,端著茶杯道:“大明禁海之意主要是防備倭寇,可要是倭寇沒有了呢?”
  “那豈不是能開海了?”
  徐慶興奮的道,作為海邊地方的商家,他再清楚不過開海的好處了。
  方醒搖搖頭,讓徐慶的興奮都打了水漂。
  “我的判斷,七八年之內不可能開海!”
  徐慶納悶的想,那妳豈不是在望梅止渴嗎?
  “可希望總是在的。”
  方醒目光炯炯的道:“目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積蓄力量,進壹步改進我們的商品質量,降低我們商品的成本,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商船將跟著大明的戰艦出發,到我們能到的任何地方去,去賺他們的錢,去打擊他們的工商業……”
  方醒停頓了壹瞬,看到徐慶呆滯的模樣。擡眼,王亮就在門邊,正壹臉糾結的聽著。
  “去吧,告訴他們,此時無事。”
  此時無事,但不代表以後無事,徐慶心領神會的去回復那些坐立不安的商家。
  “沒吃飯吧?”
  方醒招呼王亮進來,把那張供狀交給他。
  可在這份抄錄的供狀上,根本就沒有那幾個大商家的名字!
  王亮搖頭道:“沒吃,想著到伯爺這裏來看看有什麽吃的。”
  方醒笑了笑,叫來小刀,讓他找廚房做個火鍋。
  “這邊早晚陰冷,吃個火鍋去去寒。”
  火鍋的材料大多是海味,吃起來倒是不差。
  喝了壹口酒,方醒舒坦的道:“可是覺得大明的戰船不是為商人服務的?”
  徐慶正在撕扯著壹只螃蟹,點頭道:“正是,伯爺,商人重利輕義啊!”
  方醒笑道:“那是因為威懾不夠,我有兩條,壹是律法,執法必嚴!二是吏治,至於如何細究,此時說了也是空頭話,且待以後吧。”
  看到王亮在沈思,方醒道:“妳讀過史書,那妳應該知道歷朝歷代土地兼並的害處,不把這股力量向外疏導,大明如何能避過……”
  能避過什麽?興衰輪回!
  壹夜無話,第二天早上,方醒和王賀、王亮的奏折就上路了。
  ……
  朱瞻基正看著眼前的幾個小壇子發呆,而婉婉大眼睛眨巴著,催促他趕緊開封。
  打開封口,壹股子濃郁的味道就出來了。
  “是魚!”
  婉婉歡呼道:“我要吃,我要吃!”
  梁中在邊上愁眉苦臉的道:“郡主,還是讓老奴先試試吧。”
  雖然是方醒的人送來的,可看著那據說是放置了半個多月的豉魚,梁中覺得還是要試壹下,不然吃了拉肚子可不得了。
  婉婉瞪大了眼睛,看著梁中壹臉悲壯的吃了壹口,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好吃嗎?”
  梁中謹慎的再吃了壹塊,眉間就漸漸的舒展開來:“好吃!不過老奴覺得還是等半個時辰再說。”
  朱瞻基毫不客氣的把壇子拿過來,然後夾了幾大塊魚出來,吩咐道:“把那些豉魚送到皇爺爺那裏,就說是興和伯拿來的。”
  說完,兩兄妹就叫人送來了米飯,就著這豉魚,吃的噴香。
  等豉魚送到朱棣那裏時,正好他還在看奏折。
  大太監低眉順眼地問道:“陛下,午膳時間到了,太孫殿下那邊送來了新吃食,您看……”
  朱棣放下奏折,問道:“什麽新吃食?”
  大太監趕緊回答:“說是興和伯送來的豉魚。”
  朱棣瞟了那幾份剛看完的奏折壹眼,點頭道:“那就擺膳吧。”
  蒸過的豉魚讓朱棣的眉頭壹松,就著這道菜,不壹會兒幾張大餅就進肚了。
  看到朱棣吃的香,大太監心中嘀咕著,準備讓人去跟朱瞻基說說,以後這個豉魚可以經常送些來。
  朱棣把筷子壹擱,起身道:“下次不必蒸了,這豉魚必然是冷吃才有滋味。”
  大太監心中不信,等朱棣走後,他就夾了壹筷子已經冷卻的豉魚嘗嘗。
  “嘖!果然是冷吃有味道啊!”
  回到乾清宮,朱棣叫來了剛吃完飯的胡廣,吩咐道:“擬旨。”
  胡廣急忙準備停當,然後傾聽。
  朱棣在殿內走動著,緩緩的道:“倭寇為害壹方,朕雖念著上天有好生之德,可終須霹靂手段,方顯我大明之怒!”
  回味著剛才豉魚的味道,朱棣繼續說道:“除卻首領之外,令興和伯盡數斬之……鑄京觀於臺州府!以震懾海外不臣!”
  胡廣壹邊運筆如飛,壹邊暗自想著今天才到的捷報,心中滋味難明。
  “讓方醒回來吧……”朱棣看著外面的陽光,幽幽的道。
  ……
  第壹鮮中,方十壹招呼夥計把那些小壇子運進來,結果被相熟的老客人看到了,當即就要吃。
  方十壹無奈,只得按照送貨人的交代打開了幾壇,壹些蒸,壹些當成涼菜送過去。
  “好吃!鮮香四溢,下飯絕好!”
  “熱壹壺酒來。”
  “這魚就著熱酒,那味道肯定不錯。”
  “還有沒有?賣幾壇給我帶回家去!”
  方十壹含笑道:“實在是對不住了,這魚是從浙江那邊送來的,數量不多。”
  金陵不是吃不到海味,只是品種少,想要吃到合心的味道太難了。
  而且海味要保證活著送到金陵城中,那價格自然也不菲。
  回到樓下,方十壹就聽到了消息。
  “那興和伯據說在臺州府殺的倭寇人頭滾滾,還在海邊鑄了京觀,嚇得那些倭寇看到再也不敢靠岸……”
  “嘖嘖!這興和伯就是殺神轉世啊!”
  “屁話!妳可忘了,興和伯可是舉人來著,要不是……人家興許早就中狀元了!”
  “……”
  方家莊中,得到方醒家信的張淑慧俏臉粉紅,當即令人告之所有人,並發放米糧以示慶祝。
  小白抱著已經長大的大黃,腳邊就是鈴鐺,眼巴巴地問道:“夫人,少爺說他什麽時候回來呀?”
  張淑慧欣喜的道:“夫君說了,他終究不好太久在外,估摸著能在年前回來。”
  這時外面來了個丫鬟,傳遞了朱瞻基的口信。
  “殿下說了,召回老爺的聖旨已經出發,年前肯定能回來。”
  張淑慧擺擺手,等丫鬟下去後,才低聲道:“這功勞啊,不能太多。等這次夫君回來,就讓他多休息休息。”
  話雖是這般說,可張淑慧想起了張輔的話。
  ——德華並未掌控大軍,所以在軍功方面忌諱不是很大!
  而作為對比,張輔幾次南征都是獨掌大軍,當然得韜光養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