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錢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乾隆三十七年,北京。
天剛過中午,約摸午時三刻左右,前門外大柵欄有名的韓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五十章 什麽都可以談

大人,得加錢 by 傲骨鐵心

2023-10-15 17:08

  冬月十八,南陽府新野縣。
  歷經壹個月,南征大軍終是走到這兩省交匯之地,比原先擬定時間慢了三天。
  總體合格。
  由於風雪太大,前方報說道路積雪已經沒膝,車馬根本難以行進後,賈六遂傳令各部暫緩前進,壹部分往新野城中躲避風雪,壹部分人在城外就地紮營。
  為了不讓八旗大兵擾民,賈六更是頒下嚴令:“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我們要以嶽家軍為榜樣,發揚嶽武穆精神,有敢擾民者,壹律重懲!”
  又命新野縣及時組織民夫為大軍輸送烤火木材,最大程度保障官兵禦寒,避免非戰鬥傷亡。
  丁慶領導的八旗內務委員會下屬的特務隊臨時充當憲兵隊,於新野大小交通要口執勤,並以小隊形式來回巡察,確保大將軍王的軍令能夠得到有效執行。
  原本賈六是準備在城外住宿的,他向來提倡官兵壹致,可架不住左右勸說,都道王爺乃大清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這要是受風寒陽了,哪怕是無癥狀也是國家的重大損失。
  是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賈六壹想也是,自己壹身系著大清的最後壹口氣,可不能馬虎,便在文武勸說下入住新野城最大的酒店——文廟。
  當地傳言壹百多年前明朝大寇李自成從西安敗退撤往湖廣時,曾在這文廟住過壹夜,還題了壹首詩。
  詩雲:“天下蒼茫壹時丟,暫居闖坪臥膽舒。
  養氣整軍待機發,收復失地時銘腑。”
  這首不怎麽工整的詩是不是李自成寫的,已經無從考究,賈六個人傾向不是,因為這首詩寫的沒他好。
  不過結合當下形勢,賈六認為這無疑是個好兆頭。
  當然,他代入的不是李自成,而是多爾袞。
  大將軍王的入住,使得這座有四百年歷史的文廟不僅迎來了第二位天子,更是壹下成為舉國關註所在,至少新野方圓五十裏如此。
  連日不斷有消息送到。
  陜甘總督勒爾謹送來公文,稱已命陜西提督王德用領陜西綠營兵5000,甘肅綠營兵3000,另2000西安駐防八旗兵,計萬余人連同民夫數千、馬駝三千余,於本月初九日由西安南下。
  預計下個月初就能和大將軍王本部會師於襄陽府。
  屆時聲威必壯。
  “陜甘綠營自國初以來就為綠營之冠,今有萬人前來助陣,於王爺而言如虎添翼啊。”
  說話的是兵部侍郎紀昀,也是京中唯壹前來大軍聽用的侍郎級高官,按慣例,稱參贊大臣。
  紀昀負責的主要是大將軍王行轅同各地督撫、前線各部以及朝廷的公文往來,同時也要負責大軍糧草調撥。
  有點像後勤部長。
  這也是朝廷制度,大將軍王出征兵部須遣堂官隨征。
  賈六問紀昀王德用什麽來頭。
  紀昀忙道王德用同王爺壹樣也是將門虎子,其祖父是康熙年間平定三藩的“河西四漢將”之壹的王進寶,其父王國賓曾為禦前二等侍衛,甘肅鎮總兵,於征緬之役殉國。
  聽後,賈六點了點頭,吩咐紀昀:“傳本王軍令給王德用,讓他到襄陽後與雲南提督常青共掌諸軍,本王未至,不可動兵。”
  紀昀應聲記下,提醒王爺雲南提督常青病重,根本難以領軍,所以是不是另以良將代掌雲南綠旗兵。
  賈六卻道等他到襄陽後視常青病情嚴重程度,再決定雲南兵何人來領。
  心中屬意人選是祖大壽的灰孫子祖應元,因為這小子是目前為止除楊遇春外,他這個共進會名譽會長唯壹能拿出手的將材了。
  但祖應元內定為湖廣提督,所以這個雲南提督以誰任之倒是有些棘手。
  且看常青是不是真的病的不能下床再說吧,真不行的話他賈六也不可能為難人家。
  紀昀稱是,展開下壹份文報,掃了壹眼後道:“王爺,四川總兵王福報稱,自武昌壹役失利後,武昌西線各部都在大規模退縮,荊州也得而再失,眼下軍心士氣都是低迷,人心惶惶,川軍各將盼王爺之心如盼暖陽,請王爺速至主持大局。”
  “本王也想早日抵達前線,奈何老天爺不許啊。”
  賈六感慨壹句,急於見老部下的心情其實也是迫切,但天時不對,途遇大雪,眼下只能在新野暫駐,待風雪停後再行啟程。
  反正也不急這麽幾天。
  同樣吩咐紀昀擬軍令給王福等川軍諸將,大意仍是大將軍王未至不可草率動兵。
  幾天前,四川總督博老丈人、四川巡撫李會長都派員前來祝賀會長加冕為大將軍王。
  在表達誓死擁護大將軍王之余,二人也提出不可再讓興漢軍繼續坐大,尤其是不能讓他們順江東下攻占南京,不然真是尾大難制,甚至會成為大將軍王乃至共進會最大的敵人。
  賈六對此還是警醒的,當年李成梁在遼東養寇為患,結果養出個大清朝。
  他這邊可不能真把明朝給養活了。
  地盤越大,兵馬越足,人心便會不古。
  為了爭取嶽父顧師道和內侄顧安的合作,他已讓人去保定請妻子媛媛帶兒子克清前來軍中,期以親情打動已經從小作坊升級為大企業的顧氏集團。
  在壹個中國、壹個皇帝前提下,什麽都可以談。
  只是媛媛那邊說克清染了風寒正在發燒,郎中說天寒地凍不宜遠行,所以只能年後開春再前來湖廣。
  隨手去翻看桌上另壹堆公文密函,未幾,眉頭微皺,很是不快將手中密函丟給紀昀:“這個朱紹功是哪個?延恩侯又是什麽東西?”
  “朱紹功?延恩侯?”
  紀昀不解,忙拿起密函來看,發現並沒有落款人,也沒有相關單位的公章,就是說不知道是從哪裏發來的。
  但密函上方左側有壹個小小的“共”字銘記,猜測可能是會內消息來源。
  半個月前,賈六在途經洛陽時親自設壇接引紀昀加入共進會,這是繼阿思哈、奎尼、金簡、恩明之後又壹位加入共進會的部級高官。
  不知來源的密函內中說了壹件事,前番降賊的湖廣總督陳輝祖正在勸說賊軍擁立壹名叫朱紹功的後人,據說這朱紹功乃是朱明後裔,延恩侯壹族的。
  延恩侯是哪個,紀昀當然知道。
  “王爺,這個延恩侯乃雍正朝所封壹等侯,第壹任延恩侯朱之璉為明太祖十三子代簡王朱桂後裔,先帝為表示我大清的仁政和大度,特命朱之璉為延恩侯,負責明孝陵祭祀事宜,同曲阜的衍聖公壹樣都是世襲。”
  紀昀還說這個朱之璉享受了擡旗的隆恩,由下五旗的鑲白旗轉入上三旗的正白旗。
  現任延恩侯朱儀鳳是朱之璉的重孫,父親是朱紹美,所以根據密函內容推算,那個朱紹功可能是現任延恩侯朱儀鳳的叔叔。
  可能是嫡親,也可能是旁系,究竟什麽關系,還需再探。
  賈六不太相信延恩侯真是朱明後人。
  據他所知,康熙那會連個七十多歲的朱三太子都給砍了,搞得朱明後人紛紛改姓,誰也不敢說自己是朱明後人,因為壹暴露身份就會滿門被抄斬,因此這個朱之璉弄不好是雍正捧出來迷惑人心的假朱明後人。
  對此,紀昀也說不好,感覺應該是真的。
  雍正爺確如他自己所說,是個坦坦蕩蕩的好漢子,不會造假。
  “王爺,若那邊擁了這朱紹功為帝,於我大清,於王爺都是有弊無利啊,萬壹攻破安慶占了江寧……”
  自古反賊成事前提,必是擁有大義,也就是能蠱惑人心。
  興漢軍的底細實際是小金川的明朝遺民,這些人到如今還奉朱明為正統,因此不排除這幫人真的擁了那朱紹功為帝。
  雖然大清開國已經百年,但朱明於百姓心目中的影響還是很重的,尤其是南方地區反清復明思想極其嚴重。
  近些年來各地屢屢爆發的民亂,背後都有反清復明影子,如前番山東的教亂,如今臺灣的戰事。
  小金川那邊更是明朝最後的根據。
  當初大軍攻緬,也是因為緬甸軍中有不少前明晉王李定國後人,這些人欲借助緬甸軍力北伐中原,所以朝廷必須派軍出國門討伐。
  故紀昀認為興漢軍真的擁了那朱紹功為帝,絕對能在南方掀起壹股反清復明浪潮。
  眼下前線吃緊,江西的丟失讓長江下遊的安徽直面賊軍壓力,且聞賊軍已圍安慶長達個把月,雖江寧將軍嵩貴已經領軍前往增援,但明眼人都知道安慶之戰關系甚大,壹旦失陷,意味南京那邊再無兵可守。
  態勢壹如國初海賊鄭氏入寇長江。
  萬壹賊軍攻破安慶兵臨南京,拜了孝陵,怕是長江以南盡要變色。
  那個朱紹功於南京登基,不就是第二個朱元璋麽。
  因此紀昀建議應該立即給興漢軍方面發起外交照會,強烈抗議此事。
  “現在什麽阿貓阿狗都要與本王爭龍頭棍了,哼,本王好不容易做起的嫁衣,總不能新郎不是我吧。”
  賈六也甚是頭疼,搓揉太陽穴後忽的問紀昀:“妳說本王有沒有可能也是朱明後人?”
  “嗯?”
  紀昀怔住。
  “我知道這件事聽起來荒唐,但世間事有哪樁不荒唐的……妳紀昀是咱大清的頭號筆桿子,可謂博學廣聞,明史也是妳們在修,我看妳抽空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查查明史……”
  賈六是真心希望紀昀能夠為他修改壹下個人檔案的。
  他實不願與興漢軍兵戎相見。
  所以,有必要尋找兩方之間的共同點。
  妳們尊明朝,我也可以尊明朝嘛。
  如果有必要,我這個大將軍王也可以學世祖順治爺去崇禎墳前哭半天,喊崇禎壹聲大哥嘛。
  “不要用這種異樣眼光看本王,本王能夠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不要臉。”
  賈六相當坦誠,示意紀昀將那不太友好的眼神收起。
  “歷來爭權奪利,改朝換代,通常都要殺得人頭滾滾,以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本王是從基層壹步壹步爬上來的,對百姓的苦那真是看在眼裏,疼在眼裏……”
  賈六指示紀昀必須完成這個任務,不僅要做到合理可信,更要做到嚴縫絲合,絕不給任何人挑錯的把柄。
  “妳好生想想,我去外面視察壹下。”
  丟下壹臉懵逼心中泛苦水的紀昀後,賈六在壹眾親衛簇擁下邁出文廟大酒店。
  此時夜黑風高,雪花仍在不斷飄落,哈出來的皆是白氣,凍手凍臉的很。
  保大隊長擔心王爺凍著,好心勸說:“王爺乃千金之軀,巡夜之事交給末將便是!”
  “為帥者,最忌大小事務皆交下面人,因為這樣容易被下面人欺瞞。”
  賈六是怕冷,但他更關心這幾萬隨他出征的八旗將士,於這風雪之中是否住得好,吃得好,又是否有足夠衣物保暖,有足夠木材生火驅寒。
  保大隊長見勸不動,只好保著王爺向前方街巷走去。
  住在城中的官兵除了賈六本部軍隊,就是正白旗護軍,其它部隊都在城外紮營。
  沒辦法,新野乃是小縣城,城中空置房屋容納不了大軍入住,除非將百姓從家中驅趕出來。
  出城之後先是來到內務府包衣營,賈六隨意選了幾座帳篷進去噓寒問暖,甚至還將手伸進包衣被褥之中摸摸是否暖和。
  壹番家長裏短,引得包衣們極是感動,紛紛都說大將軍王真是愛民如子的好王爺。
  未幾,賈六壹行又去了黃帶子營。
  到了營門,保柱要去能知黃帶子營的軍官過來,賈六卻說不必,徑直來到營門前哨崗處。
  映入眼簾的壹幕卻是讓他大怒。
  值守此地的幾名黃帶子兵竟然蜷縮在墻角,坐在用幹草鋪就的地面上,抱著火槍在睡覺。
  還挺聰明,不知從哪找來幾塊木板用木棍頂著避風。
  面前還有壹灘正在燃燒的篝火。
  當真是爛泥糊不上墻,警戒如此松懈,萬壹有賊兵來襲,豈不是就叫人家壹鍋端了嗎!
  “混蛋!”
  保柱氣憤上前就要用馬鞭抽醒這幫偷懶的黃帶子兵。
  不想卻被大將軍王止住,然後就見大將軍壹言不發解下自己的披風,輕輕蓋在壹名正在酣睡的黃帶子兵身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