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錢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乾隆三十七年,北京。
天剛過中午,約摸午時三刻左右,前門外大柵欄有名的韓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三十壹章 不出錢也敢說忠君?

大人,得加錢 by 傲骨鐵心

2023-10-15 17:07

  曹操是寧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鬼家大人是寧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
  為國為民的道德境界,孰高孰低,立見分曉!
  “大人真誇父也!”
  誇父者,上古神人。
  為民造福,為民奉獻,死後身變為山,眼變為日月,血變為河流,毛發變為樹林,滋潤著大地,令萬物得以繁衍生息……
  這,不正是鬼家大人的抱負麽!
  梵偉的內心被深深震駭住,直覺告訴他,當初他選擇當叛徒是正確的。
  再想舊主王倫的愚昧無知,心底沒來由壹陣驕傲。
  奶奶個球的,總算是跟對人了。
  他堅信,只要堅定不移追隨鬼家大人前進的腳步,壹個從龍功臣是斷然跑不掉的。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少,少,少爺……”
  楊植也被少爺的抱負驚住,結巴的說不出話來,腦海只不斷閃現兩個字——“偉大啊偉大”。
  “誇父?”
  賈六目光深邃,梵偉的比喻非常恰當。
  歸根結底,他所倡導的就是奉獻精神。
  剛才所言可不是跟曹操對著幹,而是事實上他就是這樣想,也準備這樣做的。
  “保隆項目壹定要做大做強,明年上半年重點於京師推銷,下半年則要逐步向全國推廣……”
  賈六指示,北至雅克薩,南至瓊州,東至臺灣,西至迪化,只要有辮子的地方,就必須有保隆項目。
  先官,後商。
  總之,要利用大清軍民對乾隆的忠心,將這壹項目發揮到極致。
  日掙鬥金都不足以形容。
  “皇親宗室這塊,就是紅帶子黃帶子,包括蒙古那幫親王、郡王臺吉什麽的,壹個都不能落下……
  做生意嘛,不要怕難為情,告訴妳手下人,壹次登門推銷不利,就二次登門,二次登門他還不買,那就三次登門……
  妳們要拿出足夠的誠意,要高舉忠義為君的大旗,要讓這些人意識到他們如果不投資保隆項目,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不拿錢怎麽叫忠君愛國?”
  賈六真的需要錢,需要大筆錢。
  北洋通商這個大項目,前期投入全是他直隸出,從港口修建到招資引資,再到交通建設,工礦廠房、商品組織,人員工資,海軍陸軍擴編,技術人員、學校培訓,外交費用、內交費用、娛樂招待費用、土地征收費用……
  可以說,這個大項目將來是財源滾滾,但前期投入就是個無底洞,沒有上千萬兩銀子砸進去,怕是見不到成效,或者預計收益不達標。
  把直隸財政收入拿出來搞肯定不現實,因為直隸又不是兩江壹年有上千萬兩財政收入,真挪了直隸財政,官員工資發不出來就麻煩了。
  所以,只能指著保隆項目和景陵翻新項目把這筆前期投資湊出來。
  景陵翻新項目存在壹個問題,就是收益很大,保守估計至少千萬兩,然而收益轉化時間較長,畢竟景陵搞出來的東西不能直接當錢用,得通過二次銷售渠道變現。
  這樣壹來,工程款結算和周轉就存在問題。
  保隆項目就不同了,現收現支,搞好了跟個提款機似的,壹點心都不操,賈六能不親自抓項目落實麽。
  甭管什麽項目,本質都是銷售。
  別人賣的是產品,賈六賣的是希望。
  用忠君愛大清包裝起來的希望。
  再給這個希望套上高利皮毛,放在後世可能忽悠不了人,放在這個綱常倫理,君君臣臣的時代,不發都難。
  前院那邊傳來聲音,似乎是二姐夫兩口子來了。
  賈六便對梵偉道:“別的話我就不跟妳們多說了,反正要想盡壹切辦法把那些有錢人的銀子借過來,”
  梵偉糾正道:“大人,是投資。”
  “壹樣,投資有回報,借錢有利息。”
  “不壹樣,投資有風險,借錢必須還。”
  “借錢為什麽要還?”
  賈六搓了搓手,“回頭搞新政也可以借錢,只要直隸的有錢人把銀子都借給我,就不用擔心他們會拖我後腿了。”
  說完,讓梵偉和栓柱同他過去,等會壹起吃飯,陪他爹大全喝幾杯酒。
  “吃完飯,我請妳們去玉春樓瀟灑。”
  賈六記得自己在玉春樓充過壹筆銀子,可能賬上還有錢。
  楊植忙提醒:“少爺,太後國喪期間,京師百內之內禁止娛樂,玉春樓這段時期可能不對外開放。”
  賈六沒好氣道:“太後死了跟百姓有什麽關系,人家樓子裏的姑娘就不用吃飯了?這個月死太後,下個月死皇後,再下個月死太子皇帝,姑娘們大半年的壹分錢不掙,怎麽活法?”
  無奈,只得歇了這心思。
  卻是不知大玉兒這段日子沒生意做,是不是從良嫁人了。
  回頭讓栓柱過去打聽打聽,要是大玉兒真的嫁人了,就給他男人安排個事做,也算全了這段友情。
  到了前院,二姐夫兩口子都來了,如秀跟吳卿憐也回來了,正在同大姐張羅飯菜。
  “這姑娘挺不錯的啊,”
  趁如秀不在,二姐賈蘭偷偷拽過弟弟,擠了擠眼睛,她壹來就看到那個叫卿憐的姑娘,起初還以為是弟弟家裏添的丫鬟,但看來看去都不像。
  等大姐偷偷跟她壹說,這才曉得弟弟瞞著如秀在外面納了兩個女人,其中壹個還給賈家生了長孫,這讓賈蘭是又驚又喜。
  “六子,造辦處的事我壹直在幫妳盯著,大部分師傅都答應去天津……”
  二姐夫高德祿現在也是官了,正四品的護軍營房管理大臣,雖然在京中沒有衙門,但官服和官憑不是假的。
  此事在高家引起轟動,連帶著二姐賈蘭面上倍有光。
  本是庶出的高德祿在家裏的地位也是直線上漲,從前不大理他的大哥大嫂沒事都要來弟弟家串個門。
  二姐賈蘭在婆家可算是揚眉吐氣。
  高德祿最近壹直在忙小舅子交辦給他的事,就是把養心殿造辦處隸屬的技術人員全部重金請到天津去,也就是賈六軍工產業園人材儲備計劃的關鍵壹環。
  想要產業,就得有技術。
  想要技術,就得有專家。
  別看那幫技術人員在清廷眼中只是普通匠人,但在賈六眼裏都是壹個個走動的寶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