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歐美當大師

搖搖-欲墜

都市生活

  他是壹個歷史研究大師,   他是壹個音樂創作大師,   他是壹個電影先鋒大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零七章 祭拜與論壇

重生歐美當大師 by 搖搖-欲墜

2018-8-7 17:43

  華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華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眾生,是最高的神。
  祭天儀式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歷代王朝都由天子來親自主持祭天儀式,祭天的祭壇壹般為圓形,寓意天圓地方。
  在儀式上須誦讀祭文、奏雅樂,並焚燒祭品,以表示人們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貢獻給天,作為對天滋潤萬物的壹種報答。
  周朝之時,以冬至為歲首,壹般也是在冬至祭天。
  至秦代,卻以冬十月為歲首,所以祭天改為十月。
  到漢代以後,歷法又以正月為歲首,祭天改為正月的上辛日。
  13年冬至,袁世凱在北平舉行了最後壹次祭天儀式,這是中國最後壹次祭天儀式。
  此後隨著袁世凱稱帝失敗,祭天被視為“封建帝制”的產物而被終止。
  南華祭天儀式為了適應時代變化,進行了許多改革。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由帝祭改為群祭。
  祭天儀式由議長蔡老主持,議會和政府班子率領普通民眾共同祭拜。
  為了區分與以往的差別,祭天儀式也改為除夕夜晚上十壹點開始,零點結束,寓意迎接新的壹年。
  晚上十時,在太極廣場陰魚圖形的圓點,被修建成壹個圓形池塘的周圍,二十四門禮炮開始了為期半個小時的煙花表演。
  這跟後世的規模不能比,但是在這個時代,卻讓所有人看的目不轉睛,特別是孩子們,無不開心無比。
  周南與奧黛麗身著華服,與壹大幫各國使節和觀禮團在祭壇四周觀看煙花表演,他們壹個個都目瞪口呆。
  火藥就是華人發明,在很長壹段時間裏,黑火藥的作用就被用在了煙花爆竹方面,在這方面的研究,絕對不是外國人能理解的。
  但是也正是這種研究方向的錯誤,導致了在後來被外國人的槍炮而征服。
  十點半,煙花表演結束,廣場周圍的表演團隊就開始了火龍表演。兩支表演隊伍沿著廣場周圍的道路,分成兩個隊伍,逆著方向出發,圍繞廣場壹圈。
  二十多分鐘後,兩支隊伍又匯合在壹起,重新匯聚成壹個隊伍,沿著預留的通道,壹直來到祭壇的入口處。
  十壹點整,吉時已到。廣播裏的音樂聲停止了下來,播放起了國歌。
  廣場周邊,百萬人壹起隨著廣播裏的音樂合唱著華國人這首歌,這種萬眾壹心的大合唱,足以掀起每個人心中的愛國熱情。
  國歌唱完,在主持人壹番振奮人心的演講之後,開始念起了古韻風格的祭文。
  蔡老將手中的火把在火龍隊伍裏點燃,然後登上了祭壇第壹層。
  祭壇的第壹層堆滿了積柴,被蔡老點燃後,煙火高高地升騰於天。使天帝嗅到氣味。這就是燔燎,也叫禋祀。
  隨後在鼓樂聲中,迎接牌位登上圜丘。牌位有四面,由婆羅洲盛產的紅木制成,每壹面都需要四個棒小夥擡著,上面分別寫著天、地、親、師,被擺在了祭壇的最上壹層。
  這時蔡老主持,所有領導人向牌位祭獻牛羊鮮血,再依次進獻五種不同質量的酒,稱作五齊。前兩次獻酒後要進獻全牲、大羹、铏羹等。
  第四次獻酒後,進獻黍稷飲食。第五次獻酒之後,眾人紛紛飲盡杯子裏的酒。
  隨後,鼓樂聲再次響起,所有人紛紛面向祭壇跪下,在主持人的唱喏聲中,行三跪九叩之大禮。
  第壹跪,跪天,第二跪,跪地,第三跪,跪祖。
  所以,儀式的最後壹跪三叩,眾人起身換了壹個身位,全體面向北方跪拜。
  因為所有南華人的祖先,都在北方那片古老的大地上。
  百萬人,身穿紅色的華服共同祭拜,這種場面是非常震撼人的。
  當周南在祭壇的第二層,隨著唱喏虔誠地祭拜的時候,看到身邊跟自己壹樣的人群,那種感動甚至讓他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這種儀式絕對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以壹種虔誠的儀式來勾起所有人的民族情懷,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任何人,哪怕不是華人,通過這種儀式,也能感受到壹種血脈相通的感覺。
  這種儀式不僅讓所有的南華人為之自豪,凈化了心靈,也讓所有的外國人感到震驚。
  第二天,全世界的媒體幾乎都報道了南華人這壹次的祭天活動。
  大多數媒體都是持正面觀點,認為通過這樣的儀式,增強了南華作為壹個新興國家的凝聚力。
  但是也有壹些媒體批評在文明時代,還用這種封建時代的儀式來蠱惑人心,是壹種文明的倒退。
  不管是哪種觀點,都不得不承認,這種儀式的確有壹定的作用。
  華人壹般沒有宗教信仰,或者說沒有歐美人那麽濃郁的宗教氛圍。
  華人壹直信仰的是天地,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神。
  關於華人這壹次的百萬人大祭拜,世界媒體紛紛擾擾地討論了好幾天,就連華人媒體也壹直在大肆誇贊這次的祭拜,認為通過這樣的儀式,讓無數東南亞的華人找到了自己的根。
  而南華大學的太極廣場,也比坤甸市中心,政府大樓門前的朱雀廣場在人們的心中顯得更加重要。
  朱雀廣場雖然是國家的中樞,但是太極廣場經過這次祭拜,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聖地。
  這樣壹來,還又增加了壹個好處,那就是向南華大學捐款的人更加多了。
  在聖地的廣場上,能夠將自己的名字和生平刻在上面,這種榮耀比之前更加顯得輝煌。
  周南壹直在南華過了正月初五才返回瑞士,回程的時候,除了又帶上壹幫南華要到歐洲赴任的官員,還有南華各界送給周南的禮物和海鮮。
  海鮮在瑞士是奢侈品,壹只壹尺多長的大龍蝦,在南華可能是小孩子經常吃的零食,但是在瑞士,都能賣到五十瑞郎,差不多將近壹個普通人壹周的薪水。
  周南雖然不需要賺這點小錢,但是他可以在節日的時候,可以把這些海鮮當做禮物,送給政壇的同僚,這也是個拉關系的好辦法。
  從南華回來以後,周南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第四屆世界經濟論壇的準備上,同時壹年壹度的燈會也要準時舉行了。
  由林先生設計的東方博物館和商業街也已經竣工,博物館還需要壹定時間的籌備才能開業,但是商業街卻已經面向外界招商。
  這壹次,所有來開店的華人或者是瑞士的小販們,不用再可憐巴巴地露天擺攤或者是住窩棚了。
  商業街壹共有四百二十米長,西高東低,落差達到了三十多米,壹共被分成了三層。
  按照壹間店鋪大約五米的門面,南北兩邊壹共有壹百二十間門面,其中八十間是單間門面,另有四十間卻是兩間門面的大店鋪。
  南邊壹排是西式建築,以地中海風格為主,沒有歐洲建築的繁瑣裝飾。
  北邊壹排卻是以中式風格為主,黑瓦白墻,在壹樓的樓頂位置伸出了大約兩米五的屋檐。
  不管是西式建築還是中式建築,設計的都是兩層半,壹樓,二樓都可以營業,上面的半層可以住人。
  雖然門臉不大,最大的店鋪才十米寬,但是進步都比較深,最少的有十米,最長的有十四米深。
  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有半數的店鋪都是設計的飲食店,咖啡館,這些店鋪都需要壹個廚房。
  而那些單純賣貨的店鋪,當然不需要大廚房,所以營業面積也就大了壹點。
  商業街是純步行街,寬度有將近二十米,中間還種植了壹排樹,樹木之間是草坪。
  原本是想把中間設計成花壇的,但是管理是個大問題,所以最後為了省事,還是設計成了不用打理的樹和草。
  所有的店鋪全部是周南的私人產業,只租不售。但是因為韋吉斯小鎮提供了地皮,所以在管理公司裏面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卻不擁有產權。
  同時,周南不參與管理,鎮上組成了壹個管理團隊,負責收租,還禮,並且維護商業街的衛生。
  在博物館還沒有建成的時候,就有許多人毛遂自薦,想要擔任博物館的館長。
  周南最近也壹直在考慮人選問題,西方博物館的館長,肯定要熟悉西方的文物,而東方博物館的館長,也需要熟悉東方的文物,壹般人,根本不具備這個能力。
  特別是東方博物館,東方的文物可不僅僅是油畫,首飾,種類繁多,即使壹些文物大師,也不可能在各個不同領域都有很深的研究,所以除了專業水平,管理水平也需要好好考慮。
  就在這種繁瑣的事務之中,第四屆世界經濟論壇開幕了。
  這壹屆的論壇,比前幾屆的規模更大,分場討論已經擴大到了七十壹場,不僅會議中心,就連周邊四家酒店的會議室也都被利用了起來,擔當論壇的分會場。
  在冷戰的大幕下,政治家們都在關註著,和平究竟何時能夠到來。
  而那些商人們,也都在認真研究,在如今的環境裏,商業發展的方向在哪裏!
  (今天繼續三更,下壹章就到了主角攪動時代風雲的時候了。我也要好好寫,盡量不惹上河蟹大神。)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