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歐美當大師

搖搖-欲墜

都市生活

  他是壹個歷史研究大師,   他是壹個音樂創作大師,   他是壹個電影先鋒大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二十九章 糧食危機

重生歐美當大師 by 搖搖-欲墜

2018-8-7 17:43

  “我們滿懷善意面對這個世界,但是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充滿善意地面對我們。為了壹個崇高的目的,而用處卑劣手段的人,不會只有他們壹家,以後也會壹直出現。”
  施托爾科有些羞愧地說道:“約納斯,這次是我的工作做的不細致,沒有發覺對方友好背後的陰謀。也幸虧妳心思敏捷,比我更早發現了他們的陰謀。”
  周南搖了搖頭說道:“施托爾科,這不怪妳。準確來說,他們這次也不算陰謀,只是壹種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我們可以為慈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不能用道德綁架的手段來被強迫。”
  “道德綁架……這個詞用的非常好,我個人認為,妳應該在報紙上發表壹篇這樣的文章。”施托爾科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面,寫下了這個兩個單詞,又說道:“人道主義精神,應該是壹種發自本性的同情和行動,絕對不能受到任何外力的影響,否則這種慈善精神就會失去原有的純粹,變成讓人厭惡的利益交換。”
  周南自嘲地說道:“我現在就在做我最厭惡的利益交換。”
  “我們就是被道德綁架給逼迫的,如果不是妳提早發現,我很難想象未來會面對那麽惡劣的情景,我們這段時間為妳打造的好名聲,恐怕就會收到影響。”
  周南搖了搖頭說道:“其實我失去的並不多,人道主義單行本,以我的名義銷售,賣不出太多,但是如果以紅十字會的名義,才會影響整個世界,所以說,雖然單純的慈善變成了利益交換,但是這次我其實占了大便宜……皮埃爾,停壹下車。”
  皮埃爾應了壹聲,緩緩將車停在了路邊,有些好奇地回頭看了看周南。
  周南推開了車門,看著路邊壹塊田地裏正在進行拋秧作業的農夫,這是他在歐洲的幾年,第壹次看到水稻的種植。
  現在已經是六月了,但是瑞士的氣候寒冷,秧苗這個時候種植也正是時節。
  後面車上的梅麗莎搖下了玻璃,隔著車窗問道:“約納斯,妳要幹什麽?”
  “梅麗莎,待在車上,我看壹看水稻的種植就走。”
  施托爾科跟著下車,遞了壹把雨傘過來。雨並不大,屬於是蒙蒙細雨,壹陣雨雲飄過,可能雨就停了。
  周南並沒有接雨傘,而是沿著路邊的壹條小路,來到了正在拋秧的農戶的拖拉機前面。
  跟在後面的記者們的車隊也停了下來,許多記者隔著十米左右的距離,已經端好了照相機。
  那家農戶看到車隊停下,就有些好奇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壹個大胡子的農夫迎了過來。雖然周南是壹個東方人,但是由於陣勢太大,周南又衣著光鮮,他還是表現的很是尊敬。
  “先生……啊,妳是約納斯周!”
  周南沒有想到在這裏也被認了出來,有些驚訝地問道:“妳認識我?”
  他伸出了大拇指,嘿嘿笑道:“當然,瑞士的東方人可不多,而妳的長發也很特別。約納斯,妳是我們的驕傲!”
  周南看了看拖拉機的車廂問道:“我能看看嗎?妳這是種植的水稻?”
  “當然,能見到妳是我們的榮幸。”
  拖拉機的車廂裏,還有半車已經有三十厘米高的秧苗。秧苗的根部沒有太多的泥土,密密麻麻地連在壹起。
  周南的老家是沒有水稻種植的,不過他在其他地方也見過水稻種植,知道水稻壹般會先在暖棚育苗,然後才移植到水田裏。
  不過他在國內看到的秧苗壹般只有十幾厘米,二十厘米高,這些秧苗卻都已經過了幼苗期了。
  “這是什麽品種的水稻?”
  農夫說了壹個單詞,周南卻沒有聽懂,不是因為口音的問題,而是周南的法語還只能限於普通交流。
  施托爾科過來連比劃帶說,最後才讓周南明白了,這應該是屬於早稻裏面的粳稻品種。
  明白了是粳稻,周南就開心地笑了起來,因為粳稻和糯米是制作米酒最好的原料。
  糯米制作度數偏低的甜酒,粳稻卻能制作度數更高壹點的黃酒。
  他原本在歐洲看到的水稻種植很少,市場上雖然有大米賣,,但是量卻不大,而且還都是精加工過的。
  現在能遇到水稻種植,說明原料在歐洲並不缺,這樣的話,等他閑下來的時候,就能釀造壹些獨有的米酒了。
  周南的酒量雖然好,但是對白酒和啤酒,紅酒,洋酒都不太喜歡。
  白酒辛辣,啤酒味苦,紅酒幹澀,洋酒辣喉,至於那些水果酒,他又嫌太甜了。
  只有他自己釀造的米酒,是他最喜歡喝的。
  低度的米酒香甜芬芳,高度的米酒回味悠長。另壹世他在道觀裏,就自釀了幾大缸米酒,在道觀裏很受歡迎。
  只是由於是全手工制作,用的也不是工業方法,所以產量不高,儲存也不容易,難以推廣開。
  周南了解了壹下如今的產量,水稻在瑞士的生長期,給農夫留下了自己家的地址。讓他在水稻成熟以後,給自己送幾百斤過去,還支付了壹點訂金。
  等到周南離開,那些記者們就立刻包圍住了那位農夫,詢問了更多的底細後,又急忙駕車追了上去。
  他們已經在內心構思,壹位文化大師,還在關註農業發展的文章了。
  周南的心思沒有那麽復雜,他只是難得看見水稻的種植,才下來看壹眼。但是上車之後,他卻想到了今年的寒冬。
  46年到47年的冬天,是歐洲百年難遇的寒冬。鐵幕的拉開讓東歐的糧食運不到西歐來,要是正常的情況,西歐的糧食缺口並不算大,忍壹下也就過去了。
  但是現在的西歐卻是百廢待興,農業還沒有恢復到原來產量的壹半。美國的糧食援助也只是幫助了法國和荷蘭這些國家,至於德國,只有在美國占領區還能有壹些援助。
  可是現在在法國占領區和英國占領區,他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哪有可能援助德國。
  根據後世的記載,在英占區和法占區,德國人每天只有不到1800大卡的食物供應量,當寒冬來臨,無數的德國人在寒冷中死去。
  許多德國的老人,為了自己的孩子,領取的食物全部留給了孩子們,活生生地餓死。
  看到這些記載的時候,雖然是歷史,但是周南的心裏就難受無比,何況,自己現在就活在這個時代。
  “施托爾科,妳曾經有在蘇聯生活的經歷,目前跟那邊還有聯系嗎?”
  “我的朋友大部分在導師去世以後就被清算了,不過身具高位的還有幾個,只是我們的理念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了。”
  周南思考了壹會兒,還是說道:“目前的歐洲,只有東歐糧倉能有壹些糧食剩余,所以我在考慮,能不能在東西歐之間,建立壹個糧食供應通道。”
  施托爾科壹聽就明白了,周南現在身邊的助手裏面,也就只有他有東方的關系,對那邊的情況熟悉壹些。周南現在跟他說這些,當然是想把這件事交給他去做。
  施托爾科搖了搖頭說道:“約納斯,我們只能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件事牽扯太大了,我怕會引起各方的強烈反應。”
  “但是有些事,我們應該去做,就要向著這個方向努力,不是嗎?”
  施托爾科沈吟了壹會兒說道:“可是我們並沒有太多的資金。”
  周南沈吟了壹下說道:“我想把我的書的東方版權,直接給蘇聯人,以此也應該能換壹批糧食回來。下周我們去意大利,這件事妳就可以聯絡壹下。”
  現在的東西方陣營矛盾越來越大,冷戰的大幕已經慢慢拉開。周南的書在西方陣營能拿到版稅,在東方就比較困難了。即使給,恐怕也只是隨便給三瓜兩棗的,因為周南根本不可能去調查那邊的出版市場。
  如果能夠用版權換壹點糧食回來,這也能夠多拯救壹些人。
  他嘆了壹口氣說道:“如果妳堅持的話,我當然會遵從妳的指示。”
  周南望向了窗外,窗外是瑞士秀美的丘陵和牧場,這裏的安定祥和讓人沈醉。但是在距離這裏不到兩百公裏的北方,卻是悲慘的人間地獄。
  這件事不是那麽容易操辦的,糧食可能會好弄,但是運輸會是壹個大問題。想要把烏克蘭的糧食運到德國,更主要的還是政治問題。
  雖然鐵幕還沒有正式拉開,但是想要繞開雙方激烈的暗鬥,將糧食運到德國,困難會遠遠超過周南的想象。
  但是這件事周南壹定要去做,因為他不僅僅是為了德國人,更重要的是他要建立壹條穩定的供應渠道,因為以後還有無數的同胞也需要這樣的援助。
  在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糧食供應都非常短缺,全世界只有美國和加拿大,阿根廷才有多余的糧食,就連糧倉烏克蘭,也因為壹些政治原因,中間有幾年糧食供應不足。
  周南長嘆了壹口氣,這種事,他的能力實在有限的很。
  汽車穿過了盧塞恩的市區,經過梅根,又繞過了漫長的湖灣,終於回到了已經離開快壹個月的家。
  看到熟悉的牧場,四周美麗的環境,周南的心徹底松懈了下來。
  不管什麽時候,壹個溫暖的家,不僅是身體的港灣,也是心靈的港灣。
  (求收藏,推薦票,書評,謝謝大家。)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