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高月

歷史軍事

雨還在下。
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用盡全身力氣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零五十壹章 妥協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4

  “殿下,我們的主要財政收入是鹽稅,百姓都是秋冬季節用鹽量大,尤其是冬天,鹽稅也是秋冬季節收入高,現在是夏天,鹽稅和酒稅收入最少的時候,寺庫的銅錢枯竭,最後放出二十萬兩白銀,從各個櫃坊兌換了百萬貫銅錢,才解決了燃眉之急。”
  陳慶端起茶盞笑道:“妳費盡口舌,給我上了壹個中午的課,到底是什麽目的,妳就明說吧!”
  周寬沈默片刻道:“殿下這次從中原撈回來四千五百萬貫的戰爭收益,不能全部進府庫,希望殿下分壹半給寺庫。”
  “果然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啊!”
  陳慶忍不住哈哈大笑,指著周寬道:“說了半天,還是在問我要錢,老周啊!帳可不能這樣算,府庫只承擔戰爭部分的開支,正常的軍隊開支是寺庫負擔,難道不打仗,妳們就不支付軍俸了?壹開口就要走壹半的戰爭收益,太黑心了,破壞規矩哦!妳們賣土地,府庫可是壹文錢都拿不到。”
  寺庫和府庫的本質就是君權和相權的利益分割,稅收、賣土地的錢都屬於寺庫,寺庫負擔非戰爭的軍俸開支。
  戰爭收益和官商收益歸屬於府庫,戰爭的特別支出和大型項目支持由府庫負擔。
  周寬嘆口氣道:“四十萬軍隊的軍俸和各種軍隊開支太沈重了,每年就要壹千五百貫,現在又增加了河南路這個巨大的財政包袱,我們算了壹下,每年的財政缺口在四百萬貫,如果殿下肯把這次戰爭紅利分給寺庫壹半,那麽就能彌補五年的財政缺口,我們也不用拼命鑄造銀錢來彌補虧空。”
  “現在壹年能鑄造多少枚銀錢?”
  “我們壹年能鑄造百萬枚銀錢,還有三十萬貫新銅錢,銀子主要用於支付俸祿。”
  壹枚銀錢價值五百文錢左右,壹百萬枚銀錢相當於五十萬貫銅錢,加上三十萬貫新鑄銅錢,壹年新鑄造八十萬貫錢,確實不夠彌補四百萬貫的財政缺口。
  陳慶想了想道:“先按照規矩來,這次壹千萬貫的戰爭支出,府庫負擔七成,其次,鹽價調增到每斤百文,除了河南路外,其他各地的常平店取消粗鹽供應,第三,我會責令內衛加大打擊私鹽和私酒力度,這樣壹來,鹽稅收入會大大增加,如果寺庫還有困難,再和我們商量。”
  周寬也知道,陳慶不願輕易破壞規矩,這也是在最大的程度上讓步了,他點點頭笑道:“時間太久了,我們回去吧!”
  ……
  周寬回到官房,蔣彥先和趙開連忙趕來,問道:“怎麽樣,說服殿下了嗎?”
  周寬嘆息壹聲道:“土地出售他讓步了,他不再過問,他只要求保障底層百姓的房租不漲,小店鋪房租不漲,其余中上等房宅和店鋪可以適當上調,但每年漲幅不能超過壹成。”
  趙開點點頭,“這比較合理,壹刀切確實不妥,那這次四千五百萬貫的戰爭收益呢?不能全部進府庫吧!”
  周寬苦笑著搖搖頭,“別想得太好,他那麽堅持原則的人,怎麽可能輕易讓步?他只答應負擔七百萬貫的戰爭支出,然後替我們想招怎麽增加財政收入,最後含糊說壹句,財政實在有困難,可以找他。”
  “才七百萬貫!”
  趙開大失所望,“至少要九百萬貫,今年的收支才能平衡,還是有兩百萬貫缺口。”
  蔣彥先問道:“殿下想了什麽招?”
  “他說鹽價可以漲到每斤百文,然後會取消除河南路以外各地常平店的粗鹽供應,再壹個就是嚴厲打擊私鹽和私酒。”
  趙開對這個方案比較滿意,他笑道:“我就是說,鹽稅是最公平的,每個人都要交,沒有例外,所以也最溫和,平攤得很均勻,所以壹般人家感受不到鹽稅的壓力,就算百文壹斤,比起朝廷的鹽價也低壹倍。”
  蔣彥先沈吟壹下道:“如果漲到壹百文,加上對私鹽的限制,估計今年的財稅收支能平衡了。”
  趙開點點頭,“差不多,從明年開始,軍隊的糧食和肉食能夠通過軍屯自己解決,又可以省下百萬貫的軍費,我估計最後的缺口就在百萬貫左右,我們就輕松多了。”
  ……
  陳慶也回到了自己官房,他關上門,躺在寬椅上閉目沈思,他也感覺自己這兩天太急躁了,缺乏定力,這次房租事件處理並不理想,生氣歸生氣,卻不能壹刀切,像那些高端酒樓,賺得盆滿缽滿,房租卻很低,這就對官府不公平。
  還有就是地價,自己沒有詳細調查,壹葉遮目,把它想得太嚴重,事實上,畝價過萬只是極少數,有郊外和貧民區拖著,畝價漲不上天。
  “殿下,內衛統制王浩求見!”
  自己正要見他呢!陳慶連忙道:“讓他進來!”
  王浩匆匆走進來,單膝跪下行壹軍禮,“卑職參見殿下!”
  “將軍請起!”
  王浩起身,把壹份報告呈給陳慶,“這是最近兩個月金國探子的情況,我們壹直監視對方。”
  “監視這麽久,對方壹次都沒有發現過?”
  “我們不是從前的跟蹤監視了,而是固定監視,沒有被發現。”
  “呂緯還和他們往來嗎?”
  “往來不多,但好像這幾天呂司馬和他們見了幾次,鬧得很不愉快。”
  “為什麽?”
  “對方好像還想再要壹枚鐵火雷。”
  陳慶笑了起來,對方研究鐵火雷顯然走入歧途了。
  “今天妳來得正好,有件重要之事交給妳們內衛,是打擊私鹽和私釀酒,去年妳們也打擊私鹽,收獲不理想,今年還要加大力度。”
  王浩躬身道:“私鹽販子非常狡猾,他們買通了地方官府,只要我們壹出現,私鹽就銷聲匿跡,尤其是荊湖南路,私鹽販子偽裝得非常好,很可能就是壹個樂善好施的長者,目前巴蜀的私鹽販子因為造反的緣故,都被我們打掉了,殺了壹大批,麻煩就是荊湖兩路,基本上都是私鹽的天下。”
  “有這麽嚴重?”
  “啟稟殿下,卑職其實壹直在關註私鹽的情況,卑職已經掌握了壹些線索,這裏面水很深。”
  “水很深?”
  陳慶淡淡笑道:“妳給我說說看,怎麽壹個深法?”
  “卑職就說荊湖南路吧!這裏本身不產鹽,私鹽從兩條路過來,壹條是荊湖北路,壹條是江南西路,江南西路這條線被幾名大鹽梟控制,最有名是鄱陽湖水賊張泰,此人最早是個魚商,後來開始賣私鹽,但朝廷查得很嚴,他就用重鹽腌魚,利用魚來運私鹽,賣了十幾年的重鹽魚,終於被朝廷發現,他逃進鄱陽湖當了水賊。
  但他不打劫商船,依舊販賣私鹽,用水賊押運,沿途哨卡不敢阻攔,現在他的私鹽占據了荊湖南路私鹽的四成,其他幾個鹽梟占據壹成。”
  “繼續說!”
  “還有壹條路就是從荊湖北路運來,但荊湖北路也不產鹽,實際上是從江淮運來的私鹽,這壹條路水就深了。”
  “水深到什麽程度?”陳慶淡淡問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