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陜縣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2
這時,王薔長子王非磕頭道:“啟稟郡王,小人還有壹事要稟報!”
“還有什麽事?”
“去年我們和三戶人家達成了契約,以每畝三貫錢的價格購買了他們三家六十畝的祖田,請問郡王,這份契約是否合法?”
“他們都簽字畫押了?”
“都簽字畫押了,還有居間,我們還向官府交了稅。”
陳慶點點頭,“這份契約既然是妳情我願,雖然價格低了點,但也合法,六十畝土地可以從百畝地中剔除,妳們只要補交剩余四十畝地的九十貫錢就可以了,但其他四百五十畝地是違法的,必須全部收回。”
監察司第壹署令江曠遠暗暗點頭,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又不失寬容,這算是經典判決案例了,必須要向整個關中推廣。
……
兩天後,陳慶在郃陽審理了另壹樁土地大案,創建了另壹個案例,當年的縣尉韓桑農把自己所有親戚都變身為陜北農戶,每家授田兩三百畝,侵占了六千畝土地。
這個案子的性質又和王員外不壹樣,它是官員利用手中權勢私占土地,所以這些韓桑農親戚的土地全部沒收為官有,沒有任何選擇余地,韓桑農被就地免職。
這就是第二個典型案例,涉及官員的土地。
還有第三案子是知州王行密的大案,涉及土地近萬畝,這個案子更惡劣,他不屑於假扮陜北農民,鉆政策空子,而是空手套白狼,做假帳購買了八千畝閑置土地,涉及馮翊縣、郃陽縣和韓城縣三個縣。
王行密用他小舅子的名義,以每畝三貫錢的價格先後向官府購買了八千畝土地,然後假收據,假入帳、假入庫,假出庫、假出帳,這樣就把帳實都做平了。
若不是韓桑農和縣吏為免罪而揭發他,這件事還真發現不了。
王行密被追回了全部土地,免去壹切官職,他和小舅子都被判處流放鹽田做苦力五年。
這是第三個典型大案,比韓桑農耕的案子更惡劣十倍,他是官員親自上陣強占土地,罪加壹等。
三個典型的案例判決被印刷出來,陳慶下令發放關中各地,命令各地參照執行。
土地案子結束後,陳慶來到了蒲津關,蒲津關這裏集結了十萬大軍,由都統制楊再興和都統制劉璀統領,看起來就是準備開春後進攻河東。
但陳慶真正的目標卻不是河東,而是陜州和虢州。
陜州是個狹長型的州,包括黃河兩岸狹長型的州,黃河南岸便是崤函故道,而黃河北岸也是壹條狹長地帶,位於是中條山脈和黃河之間。
黃河北岸倒是不難攻打,從風陵渡渡過黃河,壹路攻打過去,敵軍駐軍也不多,只有幾千人,難的是黃河南岸,包括崤函故道、函谷關和陜縣縣城,都是極難啃下硬骨頭。
不過,陳慶考慮的是硬攻和智取。
在抵達蒲津關大營的第二天晚上,陳慶便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殺往潼關。
陳慶分兵三路,壹路以劉璀為主帥,從風陵渡渡過黃河,攻占陜州的黃河北岸部分,另壹路以劉瓊為主帥,率領壹萬大軍攻占虢州。
而陳慶親自率領七萬大軍,以楊再興為副將,統制牛臯為先鋒,攻打崤函故道。
既然叫做智取,陳慶的棋子早已悄悄布下……
陜縣是位於秦嶺山脈東延與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匯地帶,地形復雜險要,縣城更是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水,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正因為戰略地位重要,陜縣的軍事地位也十分突出,城池周長約三十裏,城墻高達三丈,堅固寬厚,易守難攻。
十年前,宋將李彥仙和完顏婁室十萬金兵血戰,堅守陜州兩年,最後糧食盡絕,陜縣被金兵用巨型投石機攻破,李彥仙投河自盡,數千宋軍皆血戰而死。
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七年,但城墻上依舊還能看見當年硝煙烈火留下的痕跡,城墻上的撞擊坑依然觸目驚心。
不過城內的秩序倒漸漸恢復了,有人口十余萬,由於偽齊沒有禁止和陜西路的商業往來,陜縣便成為東西貿易的重要中轉地,商業時分繁華。
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客商入城出城,這天上午,壹支三十余人的商隊從西面而來,帶著數百頭駱駝,滿載貨物,這是壹支比較大規模的商隊,商隊領頭叫做喬林,洛陽人,在崤函古道上名氣很大,守城將領和士兵都認識他。
喬林按照規矩給守城將領交了幾貫茶水錢後,便帶著駱駝隊進城了,進城第壹步是交稅,偽齊的商稅頗重,達到商品總額的壹成了,使得客商怨聲載道,相反,川陜卻是免除商稅,這樣的後果就是大量銅錢流入中原,大量物資流入關中。
對於偽齊而言,目前還看不到這種單向物資流動的危害,相反,大量銅錢進入中原,使得官府銅錢充裕,軍隊也有錢發俸祿了。
所以像喬林這樣帶著貨物進城的商隊不多,以前,喬林都要和稅吏大吵壹頓,嫌他們估價太高,但今天他卻很沈默,很痛快的交了稅,連稅吏都覺得奇怪,紛紛打趣他。
“老喬,是不是昨晚被女人榨幹了,今天沒力氣吵架了?”
眾稅吏嬉笑壹番,喬林也沒有和他們啰嗦,交了稅就去客棧了。
客棧就在城門邊,叫做三橋客棧,這個橋就是喬林的意思,這座客棧他有五成的份子,三是杜三郎,他的連襟,也是壹個大商人,兩人合夥開了這家客棧。
見周圍無人,喬林對身後壹名黑瘦高大的漢子道:“唐頭,客棧沒有問題,是我的侄子打理,妳可以讓城內其他弟兄都搬過來。”
這位唐頭就是宋軍斥候首領唐騫,他在西夏之戰後期立功,已經恢復了原職,年初升為上軍統領,距離統制就只有壹步,使唐騫憋足了勁,主動請纓來陜縣潛伏。
唐騫點點頭,“我知道了,先住下來吧!”
關師古給陳慶介紹的關鍵人物並不是喬林,喬林只是壹個商人而已,最多熟悉路途,但對奪城作用不會大。
在唐騫的旁邊是壹個三十余歲的文士,他叫楊晉,是關師古的幕僚,關師古把他推薦給了陳慶。
陜州最大的豪強叫楊公然,楊家是弘農楊氏的壹個分支,唐末遷到陜州,曾在真宗和仁宗年間,楊家兩度出任陜州通判,楊公然在宣和年間也出任過陜縣知縣、河南府司馬等官職。
而楊晉就是楊公然的次子,所以關師古才敢向陳慶拍胸脯保證拿下陜縣。
眾人在客棧住下後,唐騫去城內去找先期潛入的二十幾名弟兄,而楊晉則回楊府見自己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