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老三,妳醒了沒?” 清晨的壹聲呼喚讓壹夜未睡的李子榮意識到自己必須正視眼前這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45章 咱家從不貪錢!

司禮監 by 傲骨鐵心

2021-1-11 23:19

  將領們被賜予的銀錠底部都刻有壹個漢字——“金”。
  奴爾哈赤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汗王宮中那些原定為大金國官銀的藏銀沒能成為他大金與明朝對抗的底氣,反而成了平奴官兵們的犒賞。
  汗王宮到底有多少藏銀,其實是有數據的。
  最先進入偽汗王宮清點藏銀財富的馬祥德第壹次就報稱:“偽奴居處實有銀二百八十三萬兩,首飾壹百二十萬余兩,余赤金葉、條、錠、餅、首飾十八萬四千七百余兩,銅錢壹百三十五萬五千串。余東珠千顆,人參若幹。”
  這個數據和當初龔正六奉表的黑圖阿拉財富相差不多。
  但不知道為什麽,第二天馬祥德就又上報了壹份清銀冊單,稱:“偽奴居處遭嚴重破壞,只發現銀八十三萬兩,首飾二十余萬兩。余只少數赤金葉、錠、東珠。”
  相較第壹次上報,第二次報單足足少了三百余萬兩,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是個人都沒法信!
  然而,令人發指的是,這個馬祥德在第三天竟然又匆匆趕至魏公公行營所在“盛世豪庭”,稱前番統計有誤,實有誇大之嫌,其稱:“偽居處遭城內亂民哄搶破壞,更焚火毀若幹殿處,故只得金銀三千余兩。”
  “下官罪該萬死,前番所報皆因聽信偽奴之子禇英冊單,並未親往查看,這才兩次誤報,還請公公降罪!”
  馬祥德壹臉的愧疚不安,更因辦事不力脹紅臉面,那樣子看的叫人真是心疼。
  當時正捧著茶碗,用清鹽嗽嘴的魏公公聽了馬祥德這說辭,氣的把茶碗都給砸了,罵罵咧咧好半天,方才說既是查清了,便都裝車清點,運往沈陽供經略衙門核驗。
  “妳這犯了錯,誤了事,咱家還能替妳擔著,可要擱了別處,誰個替妳擔著?”
  “回去,好生用心些,把東西都裝好了,不要再有什麽遺漏,派官兵好生護著送走,免得外人說我魏良臣吞了建州多少錢咧!咱家為人最是清廉,豈能擔那莫須有的名聲!”
  魏公公態度擺在那,也希望外人都能曉得他這個態度。
  可事情顯然不會因為真實的數據而平息,沒過多久,沈陽、遼陽、京師那邊就謠言四起,說魏公公私吞建奴藏銀數百萬兩之巨!
  尤其是在京師,事情被無數倍的放大,竟說建奴三十年存銀千萬,都叫魏太監吞了,那魏太監簡直是貪婪成性啊!
  “放屁,放他娘的狗屁!大明壹年賦稅才多少,小小的建州能有千萬存銀!”
  面對那澆到自已頭上的汙水,公公勃然大怒,並深感心寒,然他老人家的怒火卻擋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更擋不住那有心人的搬弄和誇大。
  無奈,公公只得叫魏老九不要再從陸路把銀子往老家運,改走海路。然而已是遲了,不僅遼東的百姓親眼目睹有打著“魏”字旗號的官兵把壹車車金銀往山海關那邊運,就連遠在京師的東宮太子也知道了。
  “閣老,楊鎬也真敢報,可妳信嗎!建奴藏銀才三千余兩,這可能麽!有人可是跟我說了,那魏太監運銀的馬車從錦州壹路排到山海關了!妳說,這銀子是不是叫他給吞了!”
  朱常洛本就胖,這壹發起火來額頭都滲汗。中醫管這叫虛火。
  “從錦州排到山海關,那顯然是小民的誇張之語,魏良臣私運建州藏銀應該不假,但不可能如此明目張膽的。”
  方從哲還是比較冷靜的,並且因為某些原因他雖然阻止魏良臣歸京,但也不會直接和其為敵,把臉皮徹底撕破了。畢竟,他浙黨這邊和魏良臣的海事衙門有斬不斷、剪還亂的關系。
  如此,便如他方首輔對東林黨壹樣,是既想拉攏也想打壓,矛盾的很。也難怪魏良臣在遼東時與左右私下議論他方首輔時,用了蛇鼠兩端的說法,更言這是豬八戒照鏡子,到頭了他方首輔不但兩頭討不好,更是裏外不是人。
  “我也知不會如此誇張,但怎麽也不可能只有三千多兩吧?”
  朱常洛呼呼的出著氣,他本意是想用建州的巨額財富緩解國庫的空虛,國庫有了銀子,他這問政的太子才能著手做很多事,最起碼可以把自已東宮欠的兩百多萬兩高利貸還壹半吧,沒想到建州那邊就給了三千兩,妳說能不氣麽。
  “叫山海關那邊把建州來的車隊都給扣了!”
  越想越氣,尤其是那個魏良臣還夥同自已的小妹壽寧放貸給他,朱常洛決定搶。
  “殿下還是冷靜的好!”
  方從哲沒想到東宮竟然有這個想法,立時規勸,指出魏良臣如今是平奴功臣,他往老家運的那些銀子也未必就是其壹人的,畢竟皇帝親軍中有很多官兵都是魏在老家招募的。
  這要叫山海關扣車,便是把那些官兵都給得罪了。眼下朝廷這邊因為籌措不到銀子對平奴大軍犒賞,官兵們已然有了怨言,這壹旦扣車可就是把矛盾激化了,恐怕那個魏良臣也巴不得朝廷這麽做。
  那樣的話,他魏太監就能公然煽動官兵鬧事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看著他師生二人聯手起來蒙騙朝廷不成!”
  朱常洛心裏很是不舒服,但其實他也明白自已現在並沒有很好的法子對付那對在遼東握有軍政大權的師生二人。
  尤其重要的是,這師生二人都是鄭貴妃壹系的人。如果不是鄭貴妃在父皇那裏說了話,楊鎬不可能東山再起的。
  如今父皇病重,貴妃被逐,楊鎬肯定也收到了消息,為了自保和他那個手握重兵的學生聯起手來,也是人之常情。
  “殿下不可操之過急,塵埃落定,遼東那邊自會無事。”有些事情方從哲也不好對東宮講得太徹。
  “便依閣老的就是。”
  朱常洛悶哼壹聲,暫把怒火消了,方從哲說的在理,想要解決遼東那對師生其實不是難事,只需壹道聖旨便可。
  但前提是,他這個東宮得是皇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