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网游小说

开元二年,四月,柳绿枝头。
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灞水流经。
灞水东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2308章 士有情存当此求

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

2022-8-28 21:22

  “放榜喽!放榜喽!”
  冯青黛使尽浑身节数为二师娘调整身体的时候,别人开始大喊。
  今年科举放榜,大家不在乎青黛三个孩子的童子科、进士科、秀才科。
  三个神童属于个例,别人想嫉妒都嫉妒不起来。
  他们三人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所有的父母都没要求自己的孩子去跟青黛三个人比。
  如果只差一点点,还能去追。
  但要是差一大截,比如人家在一战的时候就有航母,有飞机可以在船上起飞。
  别管人家的船和飞机多么不好,人家就是可以进行航母舰载机对你轰炸。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在这个技术上不去追求?知道追不上,差太多。
  可是,李易的国家知道差距,依旧奋起直追。
  追到什么程度?别人二百年的发展,几十年就追上去,要不是有专利限制,早就踩下去了。
  即便有专利,自己也追,自己弄专利,让对方以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来压制,因为对方经济手段压不了。
  从鸦片战争开始,不就是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嘛!
  没关系的,五十年就把这几百年的差距追平,再来五十年则超越。
  五十年对几千年来讲,白驹过隙。
  “树中华之志,奠炎黄之基。继续加大力度,奖学金。”这话是李旦说的。
  他在位的时候没有现在的情况,他高兴,又不无法直接出手,他出手就意味着要夺权。
  以前他当好几次皇帝,每次都不行,没话语权。
  现在他其实也没有什么话语权,不过一般的小事情,他说了就给他个面子。
  他毕竟是太上皇,李隆基不能不要孝道。
  “是!”李成器作为兄长,必须先表态。
  人家李旦是他爹,亲爹。
  “是!”李隆基也一样,亲的,只不过母亲没有了,被迫害死了。
  “小易你呢?”李旦矫情了,非要让他希望认可他的人认可他。
  “行啊,你说这个挺好的。”李易还能怎么办?
  他们互相矫情着,那边有人唱名了。
  “进士科甲第头名,京兆府长安县灞水李家庄子管事宋德。”
  高力士喊的,他暂时没事情,而且他的声音有磁性。
  镜头给过来,宋德上前一步,面色平静。
  旁边却突然扑过来一个女子:“呜呜呜~~”
  “不哭不哭,哭多了对孩子不好,还得找东主,快,看镜头,照一下,今年咱俩成亲了,大家祝福一下啊!”
  宋德安抚媳妇儿,胡二娘子。
  胡二娘子坚信,能考到进士甲第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命硬。
  自己的男人直接拿甲第头名,自己就不会克死男人。
  之前也没克死,不然哪来的孩子?三次望门寡呀!自己其实不是克星,是没找到正确的人家。
  胡二娘子摸摸肚子,娇羞地扭头,小跑着走了。
  “嘿嘿嘿。”宋德傻笑,他完成了心愿,关键这孩子都有了,媳妇儿还总是娇羞,感受不一样啊!
  “宋管事,你要不要纳个妾?我有一表妹……”
  有等着看榜的学子问,他也考科举。
  “住口!”宋德脸色苍白。
  “进士甲第第二名,冯青黛。”那边的又喊。
  青黛小丫头上前一步,微微点头,她穿着白大褂。
  “进士科甲第第三名,李归藏。”
  “进士科甲第第四名,夏夭华。”
  高力士持续地喊着,别人一听这前面四个人的名,没什么可说的。
  想要诟病的话,只能问为何宋德排在三个孩子前面?
  孩子童子科、进士科、秀才科全过。
  难道进士科的宋德比秀才科的还厉害?既然这样,宋德咋不考秀才科?
  不过只要智商在线的人就明白,宋德之前的心思就是考中个进士,没想过秀才。
  他圆了梦就足矣!进士科甲第头名还不够?
  当初他就希望能拿到进士科甲第,头不头名无所谓。
  梦想成真就知足了,其他的秀才科,考了又如何?
  “甲第第五名,李家庄子李挚。”高力士喊。
  这个连李易都吃惊了,握操,这个是谁?考试要看成绩,同时有监控录像。
  前四个是宋德和自己的徒弟,第五个是怎么回事儿?
  李易就愣一下,随即跳起来挥舞手臂:“吔!”
  不管怎么说,自己的人拿到了好成绩,别因为自己以为如何就不在乎,你知道庄户能拿到这个成绩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就像李易时候的一些教练,教好几个学生,跳水。
  别人都是他看得上眼的,有一个他看不上。
  结果比赛的时候,人家超水平发挥,教练就愣了。
  体操也是这样,教练不看好的,唰唰唰拿成绩了。
  一些教练是真心不看好,发现弟子发挥好了,瞬间就激情了,对,就这样,我以前看轻你了。
  而有的教练不但不会高兴,反而阴沉着脸。我说你不行,你怎么这样?你打我脸呢?你还想不想在这行混了?
  李易不是那等教练,他欣慰着,同时偷着乐。
  科举成绩继续报告,屏幕上有,世家一些人就像足球的那个情况开始抱怨。
  然后抱怨的人越来越多,坊间出现各种论调,什么李易似赵高、霍光假悲情。
  “刚柔,没人弹劾你,倒是有民间说法,你乃新国之君,立新君,阴阳均。”
  张九龄说出自己掌握的情况,提醒李易一下。
  “好!好事情。”李易笑了,他同样知道这个传闻,就在秀才科考完的当天晚上出现。
  今年科举采取糊名和打印技术,成绩出来之前,别的家族中的子弟无法通过其他手段保证中举。
  一大群的交了税的商人子弟参加科举,中举的人多,朝廷可挑选的人手便多。
  他们到地方上任职,可不会因别的家族打招呼而给面子。
  有人坐不住了,有人趁机玩浑水摸鱼,比如摩尼教,又锁定几处位置和几十个藏起来的人。
  “有应对之法?”张九龄期待地看向李易,你办法多,我看看你能出什么样的主意。
  “应对?”李易似乎很纳闷:“妖言惑众,抓人啊!官府抓人,咱大唐有律法,不允许说这个。”
  “呃……”张九龄卡住,是这样吗?想了想,他点点头:“对,抓人,有道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